老派小说网

第131章 杨坚篡位

1扫平叛乱 尉迟迥的余部中,势力最大的是檀让、席毗罗二人,各自都有数万甚至十余万的军队。 来看看北周方面的行军统帅于仲文的表现。于仲文来到蓼地,以老弱病残去挑衅檀让,然后假装败退,檀让骄傲轻敌不设防,被于仲文一个回马枪杀得惨败,俘虏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接着,于仲文进攻梁郡,守将刘子宽充城逃走;又进攻曹州,俘虏尉迟迥所委任的刺史李仲康。檀让率领残余部队屯守成武县,于仲文率军袭击,再一次打败檀让,攻克成武城。檀让一蹶不振,只能投靠席毗罗。 席毗罗有兵十万,驻扎在沛县,准备进攻徐州,声势浩大。于仲文并没有正面进攻,他打算对席毗罗的家人下手。当时,席毗罗妻儿在金乡,于仲文派人假扮成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来金乡,传达蜀公尉迟迥的命令,并赏赐将士。”金乡人都很高兴。因为消息闭塞,加上保密工作,当地人都不知道尉迟迥死了。 次日,于仲文挑选精兵,打着尉迟迥的旗号,兼程前往。徐善净望见,以为是檀让,出城迎接,于仲文乘机令人拿下徐善净,于是夺取了金乡城。 众将领多劝于仲文屠杀该城兵民,于仲文说:“此城是席毗罗起兵的地方,我们应当宽待他们的妻儿,这样他部下的官兵就会自动归降。如果我们屠杀了他们的妻儿家属,他们就会彻底绝望。”大家都赞成于仲文的主张。 后来,席毗罗依仗着优势兵力来进攻,于仲文设下埋伏,纵兵出击,席毗罗的军队惨败,部下争着投洙水而死,以至洙水被堵塞不流。更多的官兵因为自己的妻儿老小得到保全,便缴械投降。于是,席毗罗的十万大军不战自溃了。于仲文俘获了檀让,用槛车押送京城,杀了席毗罗,传首级到长安;同时,杨素也斩杀了宇文胄。 在韦孝宽、于仲文、杨素等人的围剿之下,尉迟迥的余部全被荡平,河南大地重新回到了长安政府的怀抱。这消息传到江陵后,西梁皇帝萧岿长叹一口气,对柳庄说:“还好听了你的话追随杨坚,不然恐怕社稷不能保全了。”“是呀,陛下。咱们要想看到逆贼陈氏的灭亡,只能靠杨坚了。”柳庄说。 自从南梁兄弟相残陈霸先夺取江山以来,西梁政权一直把南陈视为叛逆,只要能灭掉陈氏,他们寄人篱下、引狼入室也在所不惜。所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正是如此,古今中外的通理。 长安的杨坚并没有丝毫放松,最近一直是忧虑重重,废寝忘食。一方面,王谦、司马消难还没平定;另一方面,刘昉、郑译二人让自己不省心。 一直以来。刘、郑二人仗着荐引杨坚有功而骄傲放纵,追求财物,不理政事。等到相继推辞出任监军以后,杨坚就开始厌恶他们了,恩惠礼遇逐渐淡薄。刘昉最不争气,自甘堕落,饮酒作乐根本不管军务。等高颎得胜归来后,杨坚就以他替代刘昉做了司马。 至于郑译,杨坚还没有正当理由去罢黜他,在李德林建议下,杨坚暗中命令各级官吏的文书不要上报给他,故意架空让他知难而退。郑译虽然仍能出入丞相府,但已不能参预政事,很快郑译就知道了自己的处境。郑译惊恐地向杨坚顿首谢罪,请求解除长史职务。 杨坚看郑译服软了,并没有对他落井下石,反正郑译已没有了权力,不如施以恩惠来安慰他,便说了一些“加油好好干”这种空话来口头奖励他。 搞定了刘昉、郑译二人后,杨坚对朝中的高级官员来了一次大调整:任命汉王宇文赞为太师,申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宇文实为大前疑,秦王宇文贽为大右弼,燕公于寔为大左辅,窦毅为大司马,齐公于智为大司空,小宗伯竟陵公杨雄为大宗伯。 来看看这一次人事调整。宇文赞等三王,橡皮图章,日常拉拢和麻痹宗室,没有问题;李穆积极响应自己,奖励是必须的;于仲文在前线立了大功,对于家大肆加封也是理所当然;窦毅、杨雄,铁杆姻亲,加官进禄没问题。 当然,最大的好处肯定是留给自己以及儿子了。 580年九月二十八日,北周朝廷任命杨坚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原北齐王朝所管辖的地区;三十日,北周朝廷又任命左丞相杨坚为大丞相,废除左右丞相。也就是说,地方上,杨勇直接成了原北齐王朝辖区一把手;中央,杨坚成了唯一大丞相,取消了名义上和自己抗衡的右丞相宇文赞的地位。 可以说,杨坚的势力已经权倾天下。只要拿下司马消难和王谦,天下再没有人能阻挡杨坚称帝了。 司马消难、王谦二人也是不争气。 当王谊、崔彦穆、元景山、于顗四人统率大军奔赴郧州之际,司马消难没有做像样的抵抗,就直接弃城而逃,一边向南陈求救。逃跑路上,司马消难也交上了投名状:派将领段珣攻陷北顺州,刺史周法尚逃跑,司马消难俘获他的母亲和弟弟。 南陈这边进展也挺好的。八月二十日,南陈智武将军鲁广达攻克北周郭默城;二十三日,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攻克北周柘州城。本来陈顼想大展身手,谁曾想遇到了司马消难这个猪队友?老子人都没来你就跑了?好歹撑住一两个月不行么?陈顼只好派遣樊毅去援救司马消难。 樊毅没有见到司马消难,就被元景山阻挡了去路,元景山来势汹汹,樊毅只是劫掠一番就退兵了。元景山便联合北周南徐州刺史宇文弼追击樊毅,双方在漳口交战,一日内北周三战三捷。樊毅只得退保甑山镇,这样一来,原来司马消难所占据的地方,都被元景山重新夺回。 当时,郧州巴蛮到处反叛,他们共同推举酋帅兰雒州为首领,响应司马消难,本来形势很好,没想到司马消难被吓破了胆南逃了,郧州巴蛮就成了孤军。王谊派遣贺若谊等众将分路讨伐,不到一个月巴蛮全部被平定。北周军一路高歌猛进,士气高昂。南陈前军都督陈纪、萧摩诃率军进攻广陵,被北周吴州总管于顗击退。 这样一来,北周就把战线直接推到了长江边,陈顼偷鸡不成蚀把米,再次感受了来自北方政权的强大压力。 “陛下,我差点就见不到您了,陛下!”司马消难老泪纵横,在陈顼面前哭哭啼啼,试图掩盖自己不战而逃的劣迹。 陈顼本来也是去捡便宜的,见到司马消难本人如此憔悴、低三下四,火气就消了大半,反而对他进行安抚。所幸,九月初五这天,任忠在历阳击败并俘虏了北周将领王延贵,这才算遏制住了北周的进攻势头。 这一次出师不利,也让陈顼感受到了英雄迟暮,毕竟五十岁的人了,折腾了半辈子,他也知道自己折腾不起了,便全面龟缩防线,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又转身进入后宫继续来,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卢思道讥讽道。 庾信、颜之推二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卢思道最近正在构思北周、北齐兴亡的文章,便来了兴致。庾信问道:“子行呀,你对周齐兴亡思考怎么样了,老朽好一睹为快呀!”卢思道,字子行。 “是呀是呀,你一向求真务实,文风沉稳慷慨,想必一定是上乘之作,快快说来。”颜之推说。 卢思道拱手行礼,向二位前辈致敬,然后简述了自己写《北齐兴亡论》《后周兴亡论》两篇文章的经过,也当场分享了自己的手稿。 《北齐兴亡论》叙述并评论了尔朱荣、高欢、侯景、高澄、萧衍、王思政、高洋、杜弼、杨愔、高演、高湛、高纬、和士开、元文遥、赵彦深、高睿、冯子琮、胡长粲、韩凤、高阿那肱、穆提婆、陆令萱、斛律光等等人物的功过成败,全文总结起来就是,内有小人作乱,外有北周宇文邕强敌入侵,北齐才灭亡。 《后周兴亡论》回顾了北周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几人的功过是非,平铺直叙,最后的一段是卢思道的评论,意思是宇文赟作死,丢掉了大好江山,便宜了大隋杨坚。全文最后一句是“此盖天所以启大隋,非不幸也”,上天保佑大隋,并不是北周不幸,天命比不过大隋。 卢思道的“后周”是和夏商周的“周”时间相对的,这只是他的称呼,我们习惯上还是叫“北周”,以区别五代时候的“后周”。两篇文章后世合称《周齐兴亡论》,卢思道用旁观者的笔触记录两国的兴亡,没有夹带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体验和感触,中规中矩;总体上来说,在思想深度和感情抒发上,不如庾信《哀江南赋》、颜之推《观我生赋》,这里就不再全文引用。 庾信、颜之推二人读罢,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子行老弟,你还有别的作品么?你对我们还藏着掖着么?” 卢思道也知道,两位前辈对《周齐兴亡论》不置可否,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于是他当仁不让献上了《劳生论》: 《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诚哉斯言也!余年五十,羸老云至,追惟畴昔,勤矣厥生。乃着兹论,因言时云尔。 罢郡屏居,有客造余者,少选之顷,盱衡而言曰:“生者天地之大德,人者有生之最灵,所以作配两仪,称贵群品,妍蚩愚智之辩,天悬壤隔,行己立身之异,入海登山。今吾子生于右地,九叶卿族,天授俊才,万夫所仰,学综流略,慕孔门之游、夏,辞穷丽则,拟汉日之卿、云。行藏有节,进退以礼,不谄不骄,无愠无怿,偃仰贵贱之间,从容语默之际,何其裕也!下走所欣羡焉。” 余莞尔而笑曰:“未之思乎?何所言之过也!子其清耳,请为左右陈之。夫人之生也,皆未若无生。在余之生,劳亦勤止,纨绮之年,伏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巾冠之后,濯缨受署,缰锁仁义,笼绊朝市。失翘陆之本性,丧江湖之远情,沦此风波,溺于倒踬,忧劳总至,事非一绪。何则?地胄高华,既致嫌于管库;才识美茂,亦受嫉于愚庸。笃学强记,聋瞽于焉侧目;清言河泻,木讷所以疚心。岂徒虫惜春浆,鸱吝腐鼠,相江都而永叹,傅长沙而不归,固亦鲁值臧仓,楚逢靳尚,赵壹为之哀歌,张升于是恸哭。有齐之季,不遇休明,申脰就鞅,屏迹无地。段珪、张让,金贝是视;贾谧、郭淮,腥臊可餍。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周氏末叶,仍值僻王,敛笏升阶,汗流浃背,莒客之踵跻焦原,匹兹非险,齐人之手执马尾,方此未危。若乃羊肠、句注之道,据鞍振策,武落鸡田之外,栉风沐雨,三旬九食,不敢称弊,此之为役,盖其小小者耳。今泰运肇开,四门以穆,冕旒司契于上,夔、龙佐命于下,岐伯、善卷,耻徇幽忧,卞随、务光,悔从木石。余年在秋方,已迫知命,情礼宜退,不获晏安。一叶从风,无损邓林之攒植;双凫退飞,不亏渤澥之游泳。耕田凿井,晚息晨兴,候南山之朝云,揽北堂之明月。泛胜九谷之书,观其节制;崔实四人之令,奉以周旋。晨荷蓑笠,白屋黄冠之伍;夕谈谷稼,沾体涂足之伦。浊酒盈樽,高歌满席,恍兮惚兮,天地一指。此野人之乐也,子或以是羡余乎?” 客曰:“吾子之事,既闻之矣。他人有心,又请论其梗概。” 余答曰:“云飞泥沉,卑高异等,圆行方止,动息殊致。是以摩霄运海,轻罻罗于薮泽,五衢四照,忽斤斧于山林。余晚值昌辰,遂其弱尚,观人事之陨获,睹时路之邅危。玄冬修夜,静言长想,可以累叹悼心,流涕酸鼻。人之百年,脆促已甚,奔驹流电,不可为辞。顾慕周章,数纪之内,穷通荣辱,事无足道。而有识者鲜,无识者多,褊隘凡近,轻险躁薄。居家则人面兽心,不孝不义;出门则谄谀谗佞,无愧无耻。退身知足,忘伯阳之炯戒,陈力就列,弃周任之格言。悠悠远古,斯患已积,迄于近代,此蠹尤深。范卿捴让之风,搢绅不嗣,《夏书》昏垫之罪,执政所安。朝露未曦,小车盈董、石之巷;夕阳且落,皁盖填阎、窦之里。皆如脂如韦,俯偻匍匐,啖恶求媚,舐痔自亲。美言谄笑,助其愉乐,诈泣佞哀,恤其丧纪。近通旨酒,远贡文蛇,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迹。及邓通失路,一簪之贿无馀,梁冀就诛,五侯之贵将起。向之求官买职,晚谒晨趋,刺促望尘之旧游,伊优上堂之夜客,始则亡魂褫魄,若牛兄之遇兽,心战色沮,似叶公之见龙;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结侣弃廉公之是魏晋南北朝的压卷之作。 庾信、颜之推二人读罢,久久不能平静,被卢思道的洞察力、批判力深深折服,自愧不如。 “读了《劳生论》才知道,我等写的不过是个人的悲惨命运,而卢子行写的是天下人的命运!”庾信感慨着。 “是呀,子行的大作超越了个人喜乐,痛批世人丑恶嘴脸,令我等汗颜;《劳生论》观察深刻,必将超越时代,流芳百世,再下佩服!”颜之推慎重地向卢思道鞠躬致敬。 三人的奇怪举动,引来了杨坚的目光,杨坚便上前问话。庾信急忙行礼,答话道:“陛下,我等在拜读卢子行的大作《周齐兴亡论》,因此有所感悟。”姜还是老的辣,庾信知道,《劳生论》太过尖锐,这种言论是不能让皇帝看到的,否则大家吃不了兜着走,因此才推荐了《周齐兴亡论》。 “哦,是么?快给朕说说!” 于是,卢思道便把《周齐兴亡论》呈给杨坚,杨坚阅后赞不绝口,又传阅众人。《周齐兴亡论》虽然思想深度不如《劳生论》,但符合主流价值观,而且体系化,有理有据,在当时也找不到第二个与之比肩的作品,所以,此文一出,卢思道名冠一时。只有庾信、颜之推及卢思道本人才明白,《劳生论》才是不朽之作。 本次宴会既是庆功宴,也是对周、齐的批判大会,因此很成功,杨坚取得了预期效果。 4斩草除根 接下来的问题是处理前任小皇帝宇文阐。 十九日,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为隋朝宾客。介国公旌旗车马服饰礼乐,一切都像做皇帝时那样;向杨坚上书不叫表,杨坚答表不叫诏。算是杨坚对宇文阐的特殊待遇,这是常规操作,并不意外。皇帝都被降级了,自然北周的诸王全部降位为公。 这还不够,杨坚窃取了北周的江山,他内心是嫉妒害怕恐惧的,他必须要斩草除根,让北周皇室无法翻身才行。 领导有这种意图但不方便说,这种脏事只有下属提出来。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结束天下动乱,只能杀掉宇文皇族了!”虞庆则带头当这个恶人,劝说杨坚斩杀北周皇族。高熲、杨雄二人不得已,也表示赞成:“是呀,这种事也是不得已。” 杨坚面露难色,尽管内心窃喜。这时候来和又站出来,表示这是天意,上天要让杨坚大开杀戒。杨坚默默点头,微笑起来。 李德林忍不下去了,他毕竟是一个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读书人,终于开口:“古来仁君圣王都有好生之德,如今陛下已取得天下,又何必对前朝宗室苦苦相逼?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陛下?百世之后,天下人又如何评价陛下呢?陛下三思呀!” 杨坚转喜为怒:“一介书生,你懂什么?” 这算是杨坚第一次反对自己,李德林怅然若失,不再说话,他感觉杨坚变了,当上皇帝后变得心狠手辣、肆无忌惮。杨坚说的没错,李德林确实是书生之见。屁股决定脑袋,这个朴素真理是李德林不知道的。称帝后的杨坚,他的敌人就更多了,处境就更难了,随时都有提防有人篡夺自己的皇位,就像他篡夺别人的江山一样。所以,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没有人可以信任,包括自己亲生儿子。 杨坚大手一挥,下达了对宇文氏的清洗命令。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晖、冀公宇文绚,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明帝宇文毓的儿子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宇文赟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部被处死。 至于小皇帝宇文阐,杨坚更不可能让他活,几个月后,杨坚就派人给宇文阐送去了毒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宇文阐谥号为“静”,也就是北周静帝。周静帝宇文阐没有逃脱西魏恭帝元廓的命运,正如北齐后主高纬没有逃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命运一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北周皇室的男人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那女人们呢? 首先是宇文阐的嫡母杨丽华。 杨坚篡位,妻子独孤伽罗是提前参与和谋划的,但女儿杨丽华却一直不知道。杨丽华虽然不是宇文阐的亲生母亲,但二人关系一直比较好。老爹杨坚篡位后,杨丽华这个前皇后也变了现任公主。杨丽华其实是不怎么高兴的,对杨坚的不满表现在脸上。然而大势所趋,不得不从,杨丽华最后还是接受了杨坚封的“乐平公主”一职。 杨丽华再也没有改嫁,拒绝了杨坚的各种联姻,以此表示对父亲的对抗,带着和宇文赟的独女宇文娥英在宫中生活。 阿史那皇后,也就是宇文邕的正妻,现年三十一岁,虽然知书达礼,温柔敦厚,并没有和杨坚计较,但内心一直仇视杨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找娘家突厥人南下,给北周报仇。杨坚也不敢动她,毕竟她背后是突厥人,就让她移居别宫。 李姿娥,宇文邕的妃子,宇文赟、宇文赞的母亲,宇文阐的奶奶,她亲眼见证了丈夫、儿子、孙子的离世,见证了北周政权的陨落,仇恨杨坚却无能为力,只好选择出家为尼,了此残生。 朱满月,宇文赟的妃子,宇文阐的生母,宇文赟曾经试图用她来制约杨丽华以及杨家,终究因个人能力和出身卑微没有实现理想,她也选择了出家,和婆婆李姿娥在寺庙相依为伴,直到去世。 宇文赟的另外三个妃子,尉迟炽繁、陈月仪、元乐尚全部出家为尼,这些人出身显赫,家族也没有成功压制杨家的崛起,最后她们只能成为失败者。迷信佛教的杨坚夫妇,让这些失败者去替自己献身佛祖。 再来看另一位女性,窦毅的女儿。杨坚篡位的消息传来,窦姑娘正和新婚夫君李渊,在窦家唠家常呢。 窦姑娘一脸震惊,气得扑倒在台阶下,捶胸叹息:“恨我不是个男子,以拯救舅家宇文氏于患难之中!” “你不要乱说话!”父亲窦毅赶紧捂住她的嘴,“你这样会招致灭族之祸的!” “哎,我的好女儿。”母亲襄阳公主流着泪。襄阳公主是宇文泰的女儿。 “父亲,文帝(宇文泰)可是您的岳父呀!您看着他的江山被他人篡夺,为何无动于衷?” “我······” 女儿的这番话,说到了窦毅心中,他无可辩驳,并且心中暗自佩服这个女儿的勇气。是的,宇文泰是自己岳父,但杨坚也是亲戚,而且势力大,窦毅能咋办? 窦姑娘看了看一旁的李渊,李渊沉稳如初,一言未发,只是双眉紧锁。 李渊虽然才14岁的年纪,已然一副大人模样。李渊毕竟是后世的唐高祖,大唐皇帝的创立者,自然是一表人才,洒脱不羁,不仅是继承了李昞的“唐国公”爵位,还被杨坚封为千牛备身,也就是禁卫武官。可以说,李渊是典型的富二代,前途无量。 婚礼前,窦毅还专门暗中给李渊找来相面大师,给他算命。相面大师叫史世良,在江湖中的地位不下于来和。史世良告诉高李渊说:“您的骨骼惊奇,必为一国之主,愿您自爱,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李渊从此暗中立下远大志向。这个经历似曾相识,就像来和给杨坚相面一样,也并不稀奇,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杨坚篡位,李渊不置可否,打小和妈妈一直靠姨母独孤伽罗帮衬过日子,杨坚一家算是对他有养育之恩。 窦毅拉住女儿、女婿的手,仔细看着二人,心里很满意,勉励二人好好干,以后一定能成大事。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冥冥之中,又一个新的轮回开始了。 再来看另一个特殊女性的结局:冯小怜。 冯小怜跟着宇文达过了一段时间后,宇文达“不好色”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他竟然可以了!开玩笑,小怜妹妹那可是把皇帝高纬都玩转的女人,更何况一个宇文达?那还不是轻松拿捏?一次,冯小怜在为宇文达弹奏琵琶的时候,琴弦断了,便随即作诗一首:“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今日的恩宠,让冯小怜想到了昔日和高纬哥哥一起的欢乐日子,她觉得世事无常,内心哀婉惆怅,如同断绝了的琴弦。此诗感人肺腑,一下子就让宇文达心疼不已,宇文达一把将她搂过来:“好妹妹,我以后一定只对你一人好!” “那李氏呢?”冯小怜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楚楚动人。 “李氏?什么李氏,我不认识,让她去死吧!”宇文达深情地吻住了冯小怜,此刻他才知道冯小怜为何把高纬迷得神魂颠倒。 小怜妹妹很受宇文达的宠爱,甚至抢了原配李氏的风头。就在宇文达要对李氏痛下杀手的时候,宇文招鸿门宴失败,东窗事发,宇文达也跟着受到了诛连。 宇文达死后,杨坚把冯小怜转手送给了平叛功臣李询,而李询就是宇文达原配李氏的亲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下就该冯小怜妹妹受苦了。也就妹妹一句话的事儿,李询就让冯小怜穿粗布衣服,天天舂米干体力活。这还不够,李氏还给妈妈告状哭诉。 好好好,你个狐狸精敢欺负我女儿?李氏母亲天天给冯小怜脸色看,精神肉体双重折磨,这样一来,冯小怜这个天仙妹妹被整得瘦骨嶙峋。最后,李氏逼令冯小怜自杀。 死前,冯小怜叹道:“灭亡大齐的周国都保不住了,更何况我一介女流呢?呵呵。” 是呀,时代洪流面前,冯小怜又能做什么呢?没人能阻挡杨坚的下一步行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