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欢之死 邺城,东魏首都。 这一天,高澄院子里的一颗大树上,聚集了很多乌鸦,它们的叫声让人心烦意乱。乌鸦本来就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何况这么大一群?高澄叫来了斛律光:“明月,你给我把它们全部赶走,这些家伙让人很沮丧。” 只听“嗖”的一声,斛律光一支飞箭从叶间穿过,那群乌鸦就一哄而散了。就在这时,段韶匆匆走了进来。高澄本来就心神不定,看到段韶后,他猜到了七八分:老爹不行了。 段韶是自己表哥,他从晋阳过来而且神色慌张,那一定是受高欢的派遣。果然,段韶开口就是:“世子,丞相病危,嘱咐你去晋阳商议大事。”段韶此行,除了来通报这个绝密消息,另外一个任务是来辅助高洋镇守邺城的。 高欢曾召集韩轨、斛律金、刘丰等人开会,询问他们段韶是否合适镇守邺城,大家都一致同意。高欢还亲自嘱咐段韶,关键时期,一定要把邺城的人心给稳住。 既然是父亲的安排,高澄没有什么意见,他对表哥的能力和人品也是相当信任。那还有什么担忧的呢?高澄担忧的是权力是否能顺利交接。 高欢就像是镇妖宝塔,有他在,那些元老功臣任由高澄怎么折腾,也不敢有想法。高澄这几年在邺城没少打压权贵,之所以能如此雷厉风行,除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还是高欢的默许和支持。如今,老爹快不行了,自己真的能镇得住场子,能驾驭这些创业元老? 很遗憾,高澄没有那个信心,而他最担忧的就是侯景。虽然,司马子如、孙腾、高隆之都被自己整治过,但他们毕竟没在地方掌握军权。侯景却不一样,他带领的10万大军,已在河南镇守了十几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凭什么会听我的摆布? 想到这里,高澄灵机一动,何不趁老爹还有一口气,我来试探试探侯景?于是,高澄叫温子升模仿高欢的笔迹,给侯景写了一封诏书,叫他到晋阳来议事。高澄的盘算是,侯景一来,当着父亲的面给他个下马威,解除兵权。 听说是高欢写的加急信,侯景如往常一样,没有直接看内容,而是先看背面的记号,不过,侯景翻来覆去也没有看到黑点。当初,高欢把河南之地交给侯景的时候,侯景留了个心眼,建议高欢每次给他写信都要在背后加个小黑点,以证明这信是高欢的亲笔信,免得别人挑拨离间。 这个秘密只有高欢和侯景知道,高澄也不知道,因为高欢也要防着高澄提前接班,没办法,他这个儿子太优秀了,不仅私通小妈,还雷厉风行打击元老。 “呵呵,如我所料,欢哥一定是不行了,现在朝中就有人看我不顺眼,还想糊弄我。”侯景看着信,对谋士王伟说道。王伟,陈留人,从小就有才华,只不过出身贫寒,一直没机会崭露头角,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他看到河南的老大侯景气度不凡,就来投奔他。 “将军,我料想,这信应该是高澄写的。”王伟笑道。“是的,先生和我想到一块一去了。”说罢,侯景就把信扔到地上,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 高澄对能召来侯景并没有多大信心,他就这样提心吊胆地上路了。 来到晋阳后,高澄看到了一个瘦骨嶙峋、面色惨白的高欢,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放声痛哭起来,为顶梁柱倒塌而哭,为波涛汹涌的前途而哭。 “澄儿”,高欢咳嗽了两声,接着说,“我虽病危,但你好像哭的并不只是我的病。” 高澄默不作声。 “你担心的是侯景造反吧?”高欢直击要害,看穿了儿子的内心。 “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之久,此人飞扬跋扈,只有我能驾驭他,你是不能的。”高欢示意高澄把自己扶起来,靠在床头。 高澄问道:“父亲,我该如何是好?” 高欢娓娓道来:“能对付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此人腹有经纶,在尔朱氏手下几次差点要了我的命,我一直没有重用他,故意冷落他,就是为了让你去施加恩惠,让他死心塌地追随你······” 高澄没有插话,只是紧紧握着高欢的手,眼中闪烁泪花。 “现在,天下局势并不稳定,我死后,不要急着发丧,一定有别有用心的人趁机作乱。厍狄干、斛律金二人,品行耿直忠厚,终不会辜负你;可朱浑元、刘丰二人不远万里来投奔我,必定没有二心;贺拔仁征战不多,但为人朴实可以信任;韩轨是我发小,你要重用他;彭乐,这个家伙脑子不好使,容易被人利用,你要小心他。至于其他人,你看着办吧。” 高欢说累了,也就躺了下去。 547年正月初一,发生了日食。高欢得知后,睁眼说出此生最后一句话:“日食是为了我么?那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此后几天,高欢奄奄一息,说不出一句话。 正月初八,高欢撒手人寰。高欢真的没有遗憾么?至少宇文泰就是他的遗憾。既生欢,何生泰?高欢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男人,他一直以曹操自比,可惜没有曹操的魄力和见识。 曹操的格局和眼光,咱们从他的诗词中就可见一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何等气魄?曹操的政治手腕、军事能力都远在高欢之上。 可能问题还是在出身上。高欢虽然也是来自渤海高氏,毕竟是个破落贵族,从小受的教育就没法和曹操比,他的朋友圈、交际网也没法和曹操比,他对权贵的号召力也不那么强。然而,他却能克服不利条件,依靠尔朱荣这颗大树崛起,又干掉尔朱兆走向权力巅峰,不可谓没有能力。 就在他要一统北魏河山之际,宇文泰出现了。宇文泰以关陇一隅之地,对抗高欢十几年,彻底击碎了高欢的雄心壮志。高欢过于迷信权谋,缺乏曹操的那种冒险精神,导致几次战争中的重大失误,给了宇文泰咸鱼翻身的机会。 当然,如果高欢晚死几年,并且把关陇吞并了,那历史对他又是另一番评价了。不过历史的精彩之处也在这里,高欢一死,那迷人的乱世就开启了。而这乱世的主角正是侯景。 2一声怒吼 侯景绝对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对王伟说:“先生,高欢死了,高澄必定容不下我,你看我该怎么办?” “大丈夫活着,就要出人头地,何必寄人篱下,束手就擒······” 没等王伟说完,侯景直接拍桌子站了起来吼道:“反了他娘的!”接着说:我相信朝中不满高澄的大有人在,只要我振臂一呼,高澄必定能成为我阶下囚。你看应该如何操作?” 王伟等的就是“造反”二字,他仿佛早已成竹在胸,笑着说:“造反不能单枪匹马,咱们先试探河南诸州,看看有多少人支持,再做下一步计划。” 在王伟的建议下,侯景摆下鸿门宴,让各州刺史来商议军国大事。“弟兄们,高澄打击贪腐的时候,你们也深受其害,现在高欢一死,高澄不会放过咱们这些老家伙。跟我一起干大事吧!”侯景开门见山表达了想法。 结果不容乐观,只有颍州刺史司马世云(司马子如侄子)明确表示要跟着侯景干,各州刺史支支吾吾,都不敢有所表示,毕竟造反不是小事。侯景对此早有准备,他叫出刀斧手把在场的大佬全控制住了。 接着,侯景拿着各州刺史的手令,派小分队去接管各州军权。在威逼利诱下,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相继归附,除了西兖州刺史邢邵。 邢邵作为宫廷御用文人,起码的气节还是有的。一看到侯景派来的两百顶盔带甲的武士,知道事情不妙,他略施小计就把这两百人收拾了,一问才得知侯景要造反。 邢邵赶紧做了两件事:一,写一篇檄文,告诉河南其他还在观望的州郡,给侯景的行动定性为叛乱,占据道德制高点,尽量拉拢更多盟友;二,派人通知高澄。 阴谋已经暴露,侯景等不了了,正月十三,他派人去西魏提交降表,扯旗宣布造反,造反的理由是:杀掉崔暹,清君侧。这一天是高欢死后第五天。 直到高欢死的那一刻,高澄也没有等到侯景来报到的消息,他就在怀疑,难道侯景知道老爷子死了?“不好了,世子,侯景造反了!”高澄正在想着,却被邢邵的使者打断了。 “这个混蛋,果然还是行动了。”高澄恨恨不已。 既然高欢知道侯景要造反,为何不强撑着病体,一鼓作气把侯景弄死,非要留给高澄?这就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既然能够为我所用,就要用到最后,没必要大动干戈,高欢也没料到自己病得那么急。 另外,侯景在河南带兵,也能威胁高澄,高澄在河北一带也不至于太嚣张,如此,高欢才能睡得安稳。更重要的一点是,河南是四战之地,即便他侯景能收买十三州的人心,河南也会面临着西魏和南梁的争夺,他侯景守不住的。 所以,高欢根本不担心侯景会颠覆他高氏政权。 本来期待一呼百应的侯景,结果很意外,那些元老并没什么动静。司马子如被高澄整治过,为何不响应侯景呢?人各有志。不仅如此,孙腾、高隆之等人也都不支持侯景。 是的,不满是一回事,但是造反又是另一回事。侯景步子迈得太大了,司马子如等没必要拿命去拼。 司马子如虽然不敢跟着侯景搞事,趁机来公报私仇还是可以的。他劝说高澄:“当年崔季伦反腐得罪了太多人,侯景起兵就是因为他,只要把崔暹杀了,侯景也就罢兵了。和平解决问题,这才是天下百姓之福。”孙腾、尉景、韩轨等人也在一旁附和。 高澄这下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打击元老重臣,到头来他们还是联合起来逼自己。现在他才知道,姜还是老的辣。 关键时刻,陈元康站了出来:“万万不可,世子,之前反腐是你们父子二人拍板决定的,崔季轮不过是个执行者罢了,把他杀了就等于推翻之前的政策,政令不一,怎么治理国家?你忘了晁错的故事了么?” 汉初,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结果引发七国之乱。汉景帝杀了晁错后,七国并没有罢兵。陈元康就是把崔暹比作了晁错。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长猷,我差点坏了大事。”高澄立刻醒悟过来,接着询问对策。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秘不发丧,用心腹来守住晋阳,然后去邺城稳住人心;同时,传檄天下,揭发侯景的罪行,派人去讨伐他。”陈元康的思路很清晰。 高澄很快冷静下来。能否顺利接管老爹的政治遗产,就看他接下来怎么做了。 3高澄演戏 首先,高澄把段韶从邺城叫来,让他和赵彦深一起镇守晋阳。因为高欢去世的消息要绝对保密,故而,高澄让陈元康模范高欢的笔迹,写下了几十条命令交给段、赵二人,让他们按照命令去办理。 高澄离开晋阳前,拉着赵彦深的手哭着说:“我把母亲和弟弟们都托付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负我。”赵彦深虽然不知道咋回事,但他隐约感觉到了重担在肩,也就赌咒发誓要做好留守工作。 其次,高澄做出了军事安排,派韩轨为帅,都督厍狄干、可朱浑元、贺拔仁、刘丰等数万大军讨伐侯景,派潘乐、薛孤延去镇守河阳,以防备西魏的救兵。至于老爹说的慕容绍宗?高澄和他几乎没有来往,怎么可能一上来就用他呢,先让他歇着吧。 舆论引导是第一位的。高澄必须对侯景的行动给予官方定性,他第一时间让魏收写檄文昭告天下。魏收不愧是才子,檄文五十几页纸,不到一天就搞定,把反抗职场霸凌的侯景活生生写成了叛徒。 做完了上面两件事,高澄前往邺城做最重要的事情:安定人心。 4月6日,高澄来到了邺城,受到了元善见的隆重欢迎。“大将军,你回来啦?朕给你准备了酒席,你离开后,很多政务都处理不善呢。”元善见其实对高欢的死也有所耳闻,所以故意整点喜庆的氛围,以便试探真假。 元善见这些年的傀儡生涯,已让他形成了一种低调内敛、与人为善的性格,不仅人帅,还浑身是肌肉,他可以抱着石狮子翻墙,而且箭不虚发。就这能力和魅力,让元善见圈粉无数,他在邺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皇恩浩荡,微臣感谢陛下。”说罢,高澄就磕头下拜,脸上没有丝毫异样的表情。随后,高澄带头大吃大喝起来,和旧臣新贵们把酒言欢。演戏,他们高家父子太擅长了,为了把戏做足,高澄还边唱边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到这一幕,元善见不由得后怕起来,暗自想到:“没想到和高澄在邺城相处多年,还是没有看透他。我的苦日子恐怕还要继续延长。” 接下来,高澄要做的就是拉拢朋友,打击敌人。 他晋升库狄干为太师,孙腾为太傅;晋升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以元徽之弟元旭为太尉,免去了难以驾驭的元晖业的太尉一职;晋升司空韩轨为司徒,以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以尚书令高隆之为录尚书事,以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以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以高阳王元雍之孙元斌为尚书右仆射。 此外,潘乐、刘丰、韩轨、斛律金等都有晋升。可以说,高澄还是比较相信父亲的话的。不久,尉景、孙腾去世,追随高欢而去,怀朔兄弟又少了两个。这一番人事变动下来,军政大佬们都被稳定住了,纷纷表示坚决和侯景划清界限,除了骆超。 骆超自从做了战俘,他在东魏的日子不好过。高欢父子从来没拿正眼瞧过他,只是花点钱把他养着而已。可骆超不这样想,我堂堂一个地主老爷,想当年我在关陇一带风生水起,莫折念生、贺拔岳、元修、宇文泰哪一个不给老子面子? 坐了接近十年的冷板凳后,骆超等到了侯景造反的消息,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初,正是侯景把他降服的,他就喜欢侯景身上那股傲视群雄的劲儿。可惜,骆超注定是个配角,邺城的大佬基本上都倒向了高澄,他的阴谋也很快被发现。 骆超就这样领盒饭了,他的妻儿都被送入宫中为奴。妻子叫陆令萱,儿子叫骆提婆。这两人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掀起血雨腥风。 再说回侯景,侯景的革命事业进展如何呢? 宇文泰看到侯景的降书后,只是用鼻孔出气,连续“哼”了几声。王悦及时说出了领导心里的想法:“侯景之前是高欢的发小,后面和高欢是君臣,现在高欢刚死,他就发动叛乱,这号人物岂能忠于我朝?” 宇文泰太了解侯景了,当年他前往平凉接管贺拔岳部队的时候,就在路上碰到过侯景,侯景可不是善茬。宇文泰只是给侯景发了太傅、河南道邢台委任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发一兵一卒。 “这黑獭真狡诈,他娘的,这空头支票有啥屁用?”侯景骂道。 “将军别急,所谓狡兔三窟,这不是还有南梁么?萧衍一定会接纳我们的。”王伟笑着说。2月,侯景派出丁和出使南梁,并上表归降。 萧衍得知后,龙颜大悦,他认为是自己的菩萨心肠感动了上天,他准备接纳侯景进而一统天下,潘多拉的魔盒就此被打开,历史进入“侯景时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