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朱棣兵分两路,一路,马三保率领五万大军北上,意图拖住徐辉祖大军。一路,准备今夜渡江。 朱棣大军在准备渡江,而盛庸,依然在查内奸。他的情报系统已经瘫痪,所有情报已经没有价值,对面有什么动静,盛庸根本不知道,他一直以为在对峙。 这些天,盛庸和自己的亲信,一直在秘密查探内奸,已经有些头绪,所有的信息,最大的内奸全部指向了水师提督陈瑄。 今夜,盛庸准备不动声色地,拿下陈瑄。 他们正在营帐中商量对策之时,突然听见营帐外,喧声四起,乱作一团,马蹄声,嘶鸣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 盛庸大惊,立即走出大帐,眼前的景象,让他顿时心坠冰窟。 这时,有人给盛庸禀报道:“盛将军,陈都督哗变了” “陈瑄,你这个叛贼”,盛庸怒目圆睁,拔剑恨不能将陈瑄碎尸万段。 正在盛庸暴怒之时,乱军之中,有人骑着高头大马大喊道:“盛将军,良禽择木而栖,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如今大局已定,你还是投降吧” 对盛庸喊话的人,不是陈瑄还会是谁,陈瑄旁边,是朱棣叛军的大将朱能和邱福等人。 “陈瑄,我要杀了你”,盛庸提剑便要和陈瑄拼命,可是被身边的亲信给拦住了,现在拼命,只会白白丢了性命。 “盛庸,燕王爱惜你是个将才,燕王说了,只要你投降,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少不了你的” “呸,你个奸贼,盛某真是瞎了眼,没有早些认清你这个叛徒” “盛庸,别不识好歹,燕王大军已经渡江,大势已去,你若抵抗,今日便让你做朱能枪下之鬼”,盛庸话话还没说完,陈瑄旁边的朱能提着大枪指着盛庸喊道。 “啊”,盛庸简直要气炸了,提剑便要拼命。 “将军,不可,叛军大队人马已经渡江,我们现在赶紧突围,还有一线生机” “突围?我盛庸还有何颜面活着,如何有脸去面对皇上”,说完,猛地提剑便要抹脖子自尽。被身边的亲信眼疾手快夺下宝剑。 “将军,赶紧撤吧”,亲信们不由分说,架着盛庸便开始后撤,一路跟随盛庸的死忠们,拼死抵抗,护送盛庸突围。 现在局势已定,活捉盛庸,肯定不在话下。 可盛庸是大将军,是朝廷名正言顺的大将军,陈瑄手下的士兵不可能对盛庸下死手,他们心里也过不去这道坎。 混乱之下,盛庸带领着几百人突围成功。 陈瑄正要紧追盛庸之时,有人来给陈瑄禀报道:“都督,燕王已经随大队人马过江” “好,知道了,便宜盛庸了,召集所有人马,迎接燕王殿下” “是” 朱棣大军兵不血刃,渡过长江,还收复了长江水师,在经过短暂的休整过后,第二天,大军便朝镇江而去。 在朱棣抵达镇江之前,盛庸本想组织镇江军民共同抵御朱棣叛军,但是被童俊制止了。 朱允炆和李景隆离开的时候,交代的清楚,为了镇江的百姓,无须抵抗。 皇上的特使? 盛庸起初有些懵,但通过童俊的描述,盛庸明白了,特使就是皇上,皇上就是童俊口中的特使。 皇上有皇上的计划,既然皇上都战略性地放弃了镇江的抵抗,盛庸无奈,只能顺着童俊指的方向,去和皇上去汇合。 盛庸也明白,仅凭镇江这点兵马,根本抵挡不住朱棣叛军的攻击,到时候难免城破,受伤害的是城中的老百姓。 两天后,朱棣大军抵达镇江,镇江城门大开,童俊率领镇江大小官员,拜迎燕王。 童俊作为镇江的守将,朱棣第一时间便召见了他。 对于童俊的不战而降,朱棣已经习惯了,这一路南下,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童俊,本王问你,你为何不抵抗,率众而降?你可知道,你吃的可是朝廷的俸禄?像你这样的官员,和朝廷中的那些佞臣有何不同”,朱棣见到童俊,毫不客气地问道。 “王爷,镇江是小城,且兵力不足,和王爷的大军抵抗,犹如以卵击石,不管是王爷的大军,还是镇江的守军,还不都是大明子民,同属大明子民,相煎何太急啊” 朱棣笑了,童俊这是话里有话啊,子民都是大明的子民,大明是朱家的大明,不管朱允炆还是朱棣,不管谁是皇帝,都是朱家的江山。 你们斗,别扯上无辜的子民。 “童俊,你可见过盛庸?”,朱棣转移话题问道。 “禀王爷,见过,昨日盛将军和手下几百名士兵朝京城的方向去了” “你没把今天和本王说的话和盛庸说一说吗?” “王爷,人各有志,盛将军和下官不同,下官治下可是有几十万的子民,下官得为他们负责” “好了,本王的大军不日便会离开,镇江还由你管着吧,这两日,你只需给本王准备好粮草,马匹,兵器便可” “禀王爷,恕下官无能为力” “放肆”,朱棣突然大发雷霆,道:“童俊,像你这样不作为的官员,留你何用?” “王爷明鉴”,童俊也有些慌了,“王爷,镇江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粮草和兵器了,不瞒王爷,前几日,曹国公和皇上的特使” “什么?你说谁?”,朱棣听到曹国公,顿时一惊。 “曹国公和皇上的特使” “皇上的特使是谁?” “王爷,下官也不知道,下官只知道姓黄,曹国公说是皇上的特使” “黄观是皇帝的特使?” “黄观?不是吧?不叫黄观,而是叫黄三” “黄三是谁?” “特使大人啊” “这个人年龄几何?长相如何?” “二十多岁,浓眉,剑目,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气质不凡,有些书生气” “什么黄三,你说的是皇帝朱允炆吧?”,朱棣听了童俊的描述,瞬间便明白了。 什么皇帝的特使,那就是朱允炆,好了,现在知道了,徐辉祖在徐州,朱允炆和李景隆在一起。 “啊,皇皇上?这怎么”,童俊顿时懵了。 “李景隆和皇帝现在何处?” “这下官不知” “那你老实交代,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几个人,来镇江都做了什么?” “十天前,就曹国公和特使大人两个人,他们从镇江带走了五千士兵,一千马匹,三万支弓箭,还有两个月的粮草” “五千士兵?还有两个月的粮草?他们朝什么方向去了?” “京城方向” “哼哼”,朱棣冷笑一声,彻底放心了,朱允炆和徐辉祖不在一起,那么,说服徐辉祖的几率就大的多。 他便可以放心地直逼京城。 至于童俊刚刚说,带走五千士兵,多少马匹,多少弓箭,都不足为虑。 五千人马?难道可以解了京城之困?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胆子变大了,可是智商,依然这么低,甚至在朱棣看来,有些愚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崛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