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出山,围观“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 “尔滨,驯鹿来了,不是来自北欧,而是来自内蒙古。”近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驯鹿,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萌出圈,引来游客驻足围观。 “这萌宠平日里在哪儿生活?” “这支神秘的部落是什么时候下山的?” …… 随着驯鹿刷屏,使鹿鄂温克猎民也架起手机开了直播,为大家讲述“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的故事。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常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 根河市政府官方数据显示,总人口只有200余人的使鹿鄂温克族饲养着中国仅有的1400余只驯鹿。 400多年前,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从现在俄罗斯境内勒拿河一带的俄罗克屯迁至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 1957年,使鹿鄂温克人下山定居,在奇乾设立鄂温克族乡,1965年迁居满归镇,1973年迁至满归北部175公里处的敖鲁古雅。2003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生态移民搬迁至根河市西郊,并全面禁猎。 猎民尤塔是“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的外孙女,“牵着驯鹿走出大山,站在城市中,是姥姥生前不敢想的事。如今,我们做到了,让更多人认识驯鹿,了解部落。” 尤塔说,姥姥一生与驯鹿为伴,她将古老且神秘的使鹿文化传承在部落里。 从小听着使鹿鄂温克人和驯鹿的故事长大,“90后”的尤塔向现场游客和直播间的观众娓娓道来:“我和父母至今都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饲养着70多只驯鹿,平时我们就在山上养鹿。” “生态移民后,当地政府为我们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建造了房屋,猎民们开始发展旅游业,旅游季到来的时候,游客们可以住在我们家里,穿鄂温克族传统服饰,吃鹿奶列巴和肉串,当一天‘鄂温克人’,沉浸式感受鄂温克族文化。” 尤塔告诉记者,2023年6月至10月,她家共接待游客1300余人次。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北京游客,“他们想要跟着我上山找鹿,山里没有信号,我们就一起喂鹿,一起坐在撮罗子里数星星,他们离开时恋恋不舍。” “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的生活,为了陪伴这些驯鹿,我们必须要远离城市。虽然没有信号、杳无人烟,但是驯鹿离不开森林,我们也离不开驯鹿。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的。”尤塔说。 今年,47岁的猎民布冬霞将自家的两只驯鹿带去哈尔滨,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冬季,我们都会把驯鹿租给哈尔滨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这里的老板也非常喜欢我们的使鹿文化。” 几天前,布冬霞亲自到哈尔滨带着驯鹿上街“溜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记者从根河市委宣传部获悉,近几日,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猎民又带着20余只驯鹿出发,参加各地的冬季旅游活动。 “80后”猎民觉乐说,驯鹿本身是泛北极圈动物,喜寒不喜热,冬天低于-20c的气温它们都会觉得比较舒适,只是缺少食物和水。“我们出来时都会给驯鹿准备一些苔藓、豆饼、矿盐等食物,它们一般都是喝深井水,不喝自来水,偶尔也会吃雪来补充水分。” 对于像觉乐这样新一代使鹿鄂温克人来说,无论是去哈尔滨还是去别的城市,都是一种学习。“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各地如何发展旅游业,不能一直‘关’在深林里,也要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驯鹿之乡’。” 根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刘天野表示,“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将载着特色民俗文化艺术、文创产品,用鹿鸣呦呦让大山深处的敖鲁古雅使鹿文化走入大众视野。(完) “中原粮仓”河南多举措推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 中新网郑州1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1月9日,河南发布“河南省2023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年度工作报告”。据报告,2023年,河南多举措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河南被誉为“中原粮仓”。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13249亿斤,居全国第二位,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河南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存储环节节约增效、加工运输环节节约减损、餐饮消费环节遏制浪费等重点工作,提升全链条、全过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水平。 河南将全链条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体系,切实增强各地推进节粮减损工作的紧迫性。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累计完成8091家创建,创建比率达到918。 在生产减损方面,该省持续提升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发放农机购置补贴69亿元,受益农户1298万户。面对2023年“三夏”期间的“烂场雨”天气,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000多人次。全年投入“一喷三防”“一喷多促”、重大病虫害防控等资金10亿元以上。 运输储存对于节约粮食、降低损耗也至关重要。河南积极推进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开通2条以小麦为主的集装箱示范线路,推进小麦、玉米等散粮入箱项目建设。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补齐粮食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制定最低收购价工作方案,指导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为夏粮收购备仓440亿斤。 在推进加工提质增效方面,持续推进饲料粮减量和粮食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动物源性蛋白饲料原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充分利用猪血等畜产品下脚料和花生粕、棉粕等农副产品,全省饲料生产企业配方中豆粕占比减少3以上。持续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申请中央项目资金129亿元,83个粮改饲试点县完成粮改饲面积144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在遏制餐饮浪费方面,河南成立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稳步开展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共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245万家,整改问题3229个,给予警告的案件651件,罚款68件,公布典型案例55个。推动124万家餐饮服务企业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完)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探索“数商兴农”新路径 中新网江西彭泽1月9日电(巫发阳 袁昕)“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这是我们的特产东升豚,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走进江西九江市彭泽县的江西祥吉食品农产品直播基地,主播正在屏幕前推销家乡的特色农产品。 据了解,彭泽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受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影响,存在优质产品知晓率不够、销路不佳等问题。为了改变现状,彭泽县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开启“云”采摘、“云”品尝、“云”销售等活动,借助互联网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前卖货只能通过专卖店或者超市柜台面向特定人群,现在通过网络就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还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谈起直播带货带来的改变,彭泽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袁三华感慨地说。 近年来,彭泽县打造了“1+3+n”的品牌发展战略,立足“鄱阳湖”区域公共品牌,做强小龙虾、螃蟹、彭泽鲫等3个特色水产品牌,推动“东升豚”“雷锋山”“画眉龙”等n个农字号特色品牌升级,让“土货”变“网货”,有效破解“卖什么”难题。 此后,彭泽县又构建起“1+2+n”农村电商销售体系着力解决“怎么卖”难题,通过创新“线上平台+合作社+农民”“电商+旅游+农产品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与阿里巴巴、拼多多、邮政邮乐购等大型网络平台达成深度合作,让农产品搭乘“数字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截至目前,彭泽县共集合100多家农业合作社、15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品加工+电商”的产业链经营模式,全力做强电商特色产品,打造电商产业集群,2023年彭泽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预计超过5亿元。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畅通了产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短视频”逐渐成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乘着“电商+助农”的东风,采摘现场、生产现场“变身”农产品直播间,打通了城乡农产品供需渠道,拓宽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路。 据了解,彭泽县通过整合公共服务、创业孵化、仓储配送、物流集散等四大板块功能,搭建起彭泽六小龙电商直播基地、一帆电商物流产业园等大型电商基地。截至目前,彭泽县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入驻电商主体30家,市级以上电商示范企业6家,带动周边农村电商135家,有效促进了“电子商务+农业”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乡村直播人才的培养与梯队搭建,不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探索出一条‘农民变为新主播、手机变为新农具、数据变为新农资、直播变为新农活’的数字赋能促进共同富裕的模式,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袁三华说。 近年来,彭泽县抢抓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机遇,大力推进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提升品牌创建、销售体系、平台搭建、物流配送等方面,积极探索“数商兴农”农村电商新路径,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完) 通讯:14岁高山滑雪队队员打开“十四冬”的别样方式 在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这个户籍人口仅23万人的小城中,邢诗尧属于颇为特别的一位。 这位年仅14岁的内蒙古自治区高山滑雪队队员,眼瞅着他的家乡凉城县成为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的分赛场,近期还有各类资格赛在当地火热进行中,但他却因年龄的缘故无法参赛。 “只要有空就会到凉城国际滑雪场观摩现场比赛。”1月9日,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凉城国际滑雪场上,他最喜欢的一幕是师弟们身着滑雪服、手持雪杖、脚踩滑雪板从几百米长的雪道上依次滑下,以“之”字形绕过障碍、完成回转再回到。 观赛之余,他也会热心地给师弟们“一些辅导”。 凉城县业余体校校长张巧生介绍,范瑞明是被邢诗尧“辅导”最多的一位师弟。经过邢诗尧多次帮忙纠正动作要领,现在范瑞明的进步非常大。“邢诗尧还鼓励范瑞明积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争取获得好名次。” “尽管由于拇指受伤,暂时无法滑雪,但看到师弟们滑出优美的姿势依然兴奋不已。”邢诗尧承认,现在的自己对滑雪有种痴迷感,即便受伤也不愿放弃最爱。 然而,邢诗尧练习滑雪是在张巧生的“恐吓”后才坚持下来的。 2019年,邢诗尧在家人的鼓励下进入凉城县业余体校学习滑雪,但由于训练量大,还是贪玩年纪的他有点吃不消,上课也不够积极主动。 “你要是实在不想练,就别来了。”张巧生回忆,当时原本只是随口的一句话,却激起了邢诗尧强烈的求胜欲。自那以后,邢诗尧再没有喊过苦和累。“一次训练中,他的脚踝受伤最终导致骨折,但他没有放弃滑雪,伤愈后他继续坚持,且成绩越来越好,在业余体校中成绩排到了第一名。” 2021年6月,在张巧生的推荐下,邢诗尧正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高山滑雪队的队员。此后,邢诗尧将“史上最牛滑雪员”马塞尔·赫谢尔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 邢诗尧没有让支持他的亲友们失望。在2023年1月9日开幕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高山滑雪男女乙组双板5个项目中,他在男子乙组双板大回转、男子乙组回转、混合团体大回转中获得3项冠军。 之后,邢诗尧随内蒙古自治区高山滑雪队分别在新疆、河北、黑龙江等地进行集训。 “这次‘十四冬’凉城分赛场的比赛在家门口举行,但是我还没到参赛年龄,通过观摩高质量的赛事,或许能得到启发,解决我训练中的一些难题。”邢诗尧说。 “十四冬”凉城分赛场正式比赛日是在39天后,邢诗尧告诉记者,“非常迫切这一天早日到来。现在,凉城县‘十四冬’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邢诗尧介绍,在凉城县的主干道上、酒店内,到处可见“十四冬”的宣传标语。在通往凉城国际滑雪场的道路上,他还看到上千面“十四冬”主题的道旗、灯箱、彩旗。“随处可见的还有‘十四冬’吉祥物,太喜欢这样的感觉了。” 凉城县文旅局局长张霄飞告诉记者,这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游客来到凉城国际滑雪场,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游客还可以在当地体验“天然温泉”的美妙,相信凉城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 “滑雪泡温泉,凉城过大年。”邢诗尧笑着说起了当地最近的流行语,向外界发出他的邀请。(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地球online速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