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黑着脸离开了夜月学宫,他甚至都没叫上曾纡,脸色阴郁极了。</p>
曾纡赶忙跟上赵官家离开夜月学宫。</p>
只有程颐还坐在凉亭内发呆,许久后他轻轻叹口气,摇头道:“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更何况他还是大宋官家。”</p>
咱对外唯唯诺诺,收拾你们这些朝堂贼厮还不重拳出击?</p>
这个赵挺之啊,究竟培养了个什么傻儿子?书是这么读的吗?脑子读傻了?</p>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像陈宁那样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p>
和陈宁比,他差远了!</p>
等等,老夫为什么会欣赏那臭小子?</p>
程颐恶狠狠的摇摇头,摒弃掉这种想法,然后又叹口气,抬头望着天。</p>
“天阴了。”</p>
……</p>
赵官家回到大内,坐在大殿,胸脯起伏不定,许久后才问内宦杨戬道:“明年秋闱的同知贡举选出来没有?”</p>
杨戬忙欠身对赵佶道:“回官家,一共两名同知贡举,都选出来了呢。”</p>
“给朕看看。”</p>
宋代的省、州两试都会提前定下同知贡举,一般会在六部侍郎和台谏官中选差,每举两到三名。</p>
主要差遣是协助知贡举主持考试、评定试卷、决定去取高下。</p>
在察举制被科举制取代后,到宋朝更注重国家抡才大典,选取的官员都是国家未来的基石,帝国从上到下不可能不重视抡才大事。</p>
能被推举同知贡举的差遣,在文人士大夫官吏中,是神圣高尚的,没有人不眼红,每两年就选两三个人,这差遣多么精贵可想而知。</p>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三冗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冗官,官、职、差遣、职事官、寄禄官、散阶官、散官……你敢想象,这些官位都能被加在同一个人身上?</p>
赵官家拿着名录看了一眼,眉宇微蹙,提起朱笔,将其中吏部侍郎、给事中赵挺之划去,对杨戬道:“让知贡举给朕重新推选人来!”</p>
杨戬不知道赵挺之怎么得罪了官家,但也不敢多问,忙不迭道:“遵旨。”</p>
赵佶沉思片刻,叫住杨戬道:“你再去指点指点御史右丞蔡京,让他给朕找罪证弹劾秘书少监赵存诚,中书舍人赵思诚,中书检正陈右中。”</p>
“喏。”</p>
……</p>
吏部。</p>
赵挺之正在衙门喝着早茶,随意翻看着吏部衙署的文书。</p>
他的职事是吏部侍郎,但最近有了差遣,差遣是实官,吏部侍郎是挂职。</p>
少顷,一名文书小吏走来,对赵挺之道:“赵大人,劳烦去一下枢密院。”</p>
同知枢密院事是林希,也是明年秋闱发解的知贡举。</p>
现在他就需要对两名同知贡举进行具体任务分配,为明年汴京的发解试做准备。</p>
赵挺之面色温和,笑容满面的道:“好!本官一会过去。”</p>
待枢密院的小吏走后,赵挺之将最后的茶水喝完,便走出吏部。</p>
吏部许多同僚见到赵挺之,无不拱手恭喜,眼中嫉妒之色已经溢于言表,能被选中同知贡举的差遣,这是士大夫何等的荣幸,将来他的门生可以遍布汴京,权柄通天。</p>
这预示着赵挺之即将发迹,吏部的这些同僚怎能不提前舔他一波,以示尊敬。</p>
“恭喜赵大人啊。”</p>
“恭喜赵大人。”</p>
赵挺之只是淡漠的点点头,板着脸道:“去办差吧,官家给你们发了俸禄,不可尸位素餐。”</p>
“谨遵赵大人训示。”</p>
吏部这群官吏慌忙离去,转身那一刻都在低声骂骂咧咧。</p>
“神气什么,看你几时完!”</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