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与见面 “应该就是这里”姜晓箫自言自语道,在浦西市中心的一座居民楼大厦的顶层,凭借记忆,他再一次的来到了这里。 的设计一起自燃事件,来干扰警方的判断,就算警察最后能查到他头上,他也能以此为借口,来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目击者十分重要。罗翔应该算好了,如果宋洁没有伞的话,就会拜托邓雨菲送她回家,这样目击自燃的目击证人就有了。而且如果打着伞的话,那喷洒下来的液体就会被伞挡住,那就烧不死死者,伞本来就是用来挡雨的吗,所以无论如何最后一段进入大楼的路都必须让死者自己冒雨走完”。 “不愧是林,这么快就注意到了,并且这也就是为什么身体不同部位烧伤程度不同,因为液体是自上往下喷洒的,所以被害者头部烧伤最严重,其次是躯干,最后到四肢,因为沾到的液体程度不同”。 “你的思路没有任何问题,但眼下还有两个谜题,一是火源,光把易燃液体撒到死者身上还不行,还得想办法把火点燃,大雨天气点火是很困难的,根据监控录像,死者是自己自燃的,当时没有任何火源;二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易燃液体,竟然可以烧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痕迹”。 “没错,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对方有预谋而且是个医生,他设下的化学谜团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能看你的了,林”。 “不能自己想不到就放弃思考,把问题强加给别人,很多时候,人们说什么不可能,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可能,就好像为什么古代会出现宗教,因为人们想不到如何解决问题,就不愿意继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转而拜佛求神,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给根本不存在的神佛,最后产生了依赖。你不也一样吗,自己想不到就来拜托我,其实你以为我为什么最后愿意选择帮你,不是因为超自然现象让我感兴趣,不是因为你愿意付我钱,不过你必须付钱,那是我应得的,而是你思考了,你想出了自然的具体方式,并确实向我叙述了,但你还是遇到瓶颈所以才来寻求我的帮助,或者说你还有问题要向我提问,所以我选择帮你,换句话说如果你想都不想就来问我,我是不会帮你的,我没那个义务”。 “行了,能不能说正事,那你说到底怎么回事?究竟应该怎么思考?” “你不是都说了吗,嫌疑人的职业是一名医生,那就往医生这个方向想呗,想想医生可能接触到的化学试剂有哪些,看看有没有符合要求的,实际上凶手不可能莫名其妙没事突然就想到用种化学试剂去犯罪,他能想到这种犯罪手法肯定有契机,这说明他之前肯定经常接触这种化学物质,那就想想医生,想想他最有可能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吗,然后对号入座不就行了吗。还有就是想想之前有没有忽略什么,毕竟凶手也是人,你注意不到的地方他或者是女字旁的她也注意不到,想想之前忽略了什么,完美犯罪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刚才说了凶手也是人,就算做的最完美也会有瑕疵,总会留下痕迹来充当线索或证据,在很细节的地方,你要比别人思考的很细节,这样才能注意到那些看似合理,看似与案件无关,实则是别人注意不到的案件关键所在,不然蛛丝马迹一词从何而来。实际上你之前不就想到了可能使用的是酒精吗,这没有问题,医生最常接触的可以燃烧的化学物质不就是酒精吗,而且酒精还是清洁能源,说不定真的能做到燃烧不留痕迹”。 “可酒精并不行,法医说了,正常情况下,酒精可以燃烧殆尽,但如果倒到人身上,就算是酒精在那种大雨天气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的燃烧殆尽,而且在雨水的保护下,酒精产生的热量会被水吸收,不会对人产生任何伤害”。 “不能一概而论,在试图前进的时候你发现路可能有问题不好走,先不要急着否认它不能走,而是应该思考一下应该怎么走,怎么样才能走。这里也一样,目前你们说酒精不行无非就两种原因,一是产生的热量不够;二是不能完全燃烧。与其因为这两个原因就直接否认酒精不行,不如思考一下,怎么克服这两个难点,让不行变成行”。 “唉,怎么克服?” “办法不是很多,但不代表没有,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提高氧气浓度,很多在空气中燃烧不了的东西在氧气浓度过高的情况下可以剧烈燃烧,如果有办法提高现场氧气浓度的话,无论多大的雨,这两个问题也能同时解决”。 “唉,应该怎么提高氧气浓度?” “我先和你卖个关子,先来说说火源的事,如何让死者自燃,只有易燃物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想办法点燃易燃物,但案发现场没有拍到任何火源”。 “唉,我插一句”于文晗突然开口道:“会不会有看不见的隐形火焰点燃了死者,就像《斗破苍穹》里的陨落心炎一样”。 “他在说什么?”姜晓箫问道 “小说名,陨落心炎是《斗破苍穹》这本小说里的一种异火,一种透明火焰,没有颜色”。林嘉华说道。 “你在说什么呢?我们在说什么,你又在说什么?我们聊的是一个频道的吗?还没有颜色的隐形火焰,哪有什么透明火焰”。姜晓箫说道 “刚才才和你说的不要妄下结论,这么快就忘了”林嘉华不满的指责道:“透明火焰是有的,《斗破苍穹》里像骨灵冷火那种冰冷的火焰,虚无吞炎那种黑色火焰在现实中都有,无色火焰就更不用说了,这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的内容,焰色反应用的是煤气灯,就是因为煤气灯的外焰是透明无色的”。 “可这和案件应该无关吧?” “为什么无关,和你说了不要妄下结论,为什么我要突然和你谈论火源?为什么我认同你说酒精是可以的?自然是有原因的。我问你一个问题:案发现场光线是不是特别明亮?” “是的,正好附近有路灯,刚好照亮了案发现场”。 “那就没问题了,和我想的一模一样,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凶手到底往被害者身上喷了什么?” “唉,不是酒精吗?” “你刚刚没有认真听我说吗?只靠酒精是肯定不行的,酒精没问题,但只有酒精是肯定有问题的”。 “不是,你,你明明……,唉,算了,到底怎么回事?” “现在假设,喷洒下来,粘到死者身上的不是酒精,是别的,那还有什么液体能满足这些条件?” “唉,什么液体?” “首先,我要给你普及一下燃烧的全部知识,初中时,学习氧气的时候提到燃烧,当时讲到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到了高中,进一步学习,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状态,然后可以支持燃烧的也不只是氧气了,还有很多其他的物质,所以三要素改成了: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高中生物提到了人体水解葡萄糖属于缓慢燃烧的一种,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燃烧”。 “知道了这些,可这又说明什么?” “别急,耐心听我说完,刚才说了燃烧的真正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之前提到火源的时候 火源其实就是负责提供着火点,现实生活中用一根燃烧的蜡烛点亮另一根蜡烛,这不是火焰的转移,是因为火焰能提供的高温达到着火点 遇到烛芯这种可燃物,而空气里有氧气这种助燃物,三要素全满足,所以蜡烛就点燃了。同理,案发现场,想让死者燃烧,不说自燃,就是单纯的让她燃烧,也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因为人没有那么容易点燃,再加上下雨,所以才会去想还有其他可燃物,在易燃液体的加持下,人被烧死了,满足这些条件的可燃物不是没有,无色无味,溶于水,能剧烈燃烧的物质不一定非要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我能想到的就是氢气,但是氢气不行,氢气虽然易溶于水,但溶解量依然不够。想不到任何可燃物满足这些条件,那就不要死盯着可燃物这一个命题。其实这就能说明你格局小了,既然找不到其他的可燃物,就说明现场只有一个可燃物,那就是死者自己,人本身就是可燃物,只是没那么容易烧起来,所以才会想别的,但别忘了,燃烧三要素,除了可燃物还有别的,既然可燃物不能动手脚,那就想想是不是别的动了手脚”。 “原来如此,是助燃物”。姜晓箫说道 “没错,就是助燃物,因为通常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默认助燃物是氧气,而凶手正是利用这一思维盲点,瞒过了所有人。可燃液体,除了酒精可以不留痕迹,我反正是想不到别的,既然如此那就不想了,凶手也是人,我想不到的东西他也未必能想到,而且,就算他能想到,能不能弄的又是一个问题。但助燃物不同,无色无味不易被发现,且能燃烧殆尽的液体助燃剂我是知道的,而且很常见,还是很容易买到的”。 “是什么?”姜晓箫问道 林嘉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说道:“再给我看一眼,那张照片”。 “哪张”? “还哪张,就你们法医说有问题的那张”。 姜晓箫听完,连忙拿起手机翻到那一张,拿给他看。 只见林嘉华死死地盯着那张照片,仿佛陷入沉思一样。 半晌,他抬起头来道:“果然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他接着说道:“行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理科诡计》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