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杨志撬翻独木桥,凭借小溪阻隔,得以脱身逃命,他心中非常清楚,小溪太狭窄,不可能长时间阻挡金兵,也不能往平原跑,在平原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战马,看到前面大山,就使出浑身力气,头也不回地奔跑,直待进了山里,才敢回头看看,发现没有金兵追来,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原来娄室大获全胜后,就急切下令集结队伍迎战种师中,为追杨志耽误了剿灭种师中的机会就得不偿失了,只要消灭了种师中,宋庭必然震动,其余军队更能望而生畏。在他这个战略思想指导下,杨志才获得了逃生机会。 杨志心中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松了下来,但身体却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般,瞬间变得软弱无力。他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四肢沉重得如同铅块,难以挪动分毫。不仅如此,全身上下更是传来阵阵酸麻感,让他几乎无法忍受。 与此同时,头部也开始晕眩起来,眼前的世界似乎都在不停地旋转。这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令他感到无比难受,仿佛随时都会呕吐出来。伤口还在不停流血,疼痛愈发剧烈。 尽管意识已经逐渐模糊,但杨志仍强打起精神,试图寻找一个可以稍作休息的地方。就在这时,他隐约看到前方有一座小庙,于是努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一步一步艰难地朝它走去。 然而,没走几步,一阵强烈的眩晕感再次袭来,使得他根本无法站稳脚跟。最终,他只得踉跄着跌倒在庙前,双眼紧闭,失去了知觉,陷入了昏迷之中。 就在此时,这小小山神庙之中走出一个年轻男子,看上去大约只有二十来岁,身着一袭粗布的对襟衫子,脚蹬一双细编八搭麻鞋。尽管他穿着朴素,与当地土着村民无异,但其面容姣好,五官端正,尤其是那双眼眸,明亮而有神。只见他步履轻快如燕,动作敏捷似猿猴一般,眨眼间便来到了杨志身旁。 这后生先是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凑近杨志,伸出手指轻轻探测了一下他的气息;紧接着又将手搭在对方腕部,静心凝神地号起脉来。待仔细查看过伤者身上的伤口之后,他毫不犹豫地把杨志抱进庙内,后背伤口朝上,平放在堂前石阶上,在旁边一个藤编筐萝里翻找出几味干草药来,只用两掌揉搓,把草药揉搓成细末,小心地洒在伤口上,很快流血就止住了。 看着杨志依然紧闭双眼,他毫不犹豫地走出庙门,把丢在路边的那把大刀扛了回来。。接着,他匆匆忙忙跑到庙后的水井边,打了一些清凉的井水回来。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蹲在杨志身边,用湿布轻轻擦拭着他脸上和身上的血迹,生怕弄疼了他。 就在这时,小伙惊喜地发现杨志的嘴角似乎微微抽动了一下!紧接着,他干巴巴的嘴唇也开始微微动弹起来!这一细微的变化让小伙兴奋不已,他立刻抓住机会,轻柔地将杨志翻过身来,然后一点一点地给他喂水。每一滴水都像是生命之泉,滋润着杨志干裂的喉咙和虚弱的身体。 杨志终于醒了,睁开眼看到给他喂水的小伙,心中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想说话但没有出声,眼里感动的泪花已经告诉小伙,小伙也激动得泛出泪花,连连点头表示会意。 功夫不大,杨志终于可以自己坐了起来,小伙大喜,赶忙在箩筐里拿出一张饼递给他,并送上水,杨志此时也感觉饥肠辘辘,就不客气大口吃了起来。一张饼下去,再喝一肚子水,力气就恢复了不少,此时伤口也不感觉那么痛了,试着站起身,走路是没有问题了。 杨志走到小伙面前拜谢道:“感谢恩人救命,敢问高姓大名,来日必当报答!” 小伙笑道:“我家就是采药行医的,救治病人是本分,无需感谢,看你是一位将军,抗金保国的将军我就更应该救了。” 杨志感激道:“洒家杨志,在少种经略相公帐下充当先锋使,今日突遭金兵袭击,在石桥镇五千兵马全军覆没,侥幸逃脱,又蒙小哥相救,务请告知名姓,日后也好寻找。军情紧急,少种相公必发兵救援,金兵大队人马在此,危在旦夕,我即刻就要去找少种相公。” “看将军大刀就知道非等闲之辈,原来是杨先锋,失敬失敬!”小伙说着把话锋一转接着道:“小人姓梁,名青山,就住在这里往前五六里的五峰山里,经常在石桥镇卖药给人看病,大伙都认识,方圆百里都叫我小神医。今日一早就挑两筐药准备在石桥镇出手,没想到却发现金兵袭击,所以就急匆匆赶回来了,出镇的时候只听到喊杀声震天动地,知道必是大战,所以才在庙里歇息,也想回头打探一下消息,没想到竟然碰到了杨将军。” “梁青山,好名字,洒家记住了,军情紧急,这就告辞,”杨志说着转身就要离开,梁青山一把抓住他道:“你走不得,你的伤口很深,我这里没有东西,只是简单止血镇痛而已,必须到我家里处理伤口,再上金枪药才可。你以为你还很厉害吗?你的伤让你无法发力,你现在到战场去,不但帮不了忙,还要别人照顾你,不去还好,去了反而是累赘!” 杨志不信,伸手就去提刀,忽然发现今天的刀显得十分沉重,稍一用力,就感到伤口剧烈疼痛,摇摇头叹口气道:“果然不中用了” 梁青山接过刀后,转身挑起那两筐药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山神庙往家里去。杨志则显得有些战战兢兢,他小心翼翼地跟在梁青山身后,不敢有丝毫怠慢。两人就这样默默无语地前行着,大约走了两三里路之后,眼前的景色发生了变化。 前方的山峦逐渐高耸起来,宛如一座巨大的屏障横亘在他们面前。这些山峰雄伟壮观,云雾缭绕其间,给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变得越来越茂密,枝叶交错纵横,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的溪流,潺潺地流淌着。沿着溪流,小心翼翼地逆水前行。不多时,眼前便出现了一道陡峭的绝壁,水流如银练般从断壁上倾泻而下,溅起无数水花,形成了一道高达两丈有余的壮观瀑布。瀑布下方是一个幽深碧绿的水潭,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 在水潭的左上方,有一片宽阔平坦的土地,边缘处整齐地矗立着一排笔直高耸的杨树,它们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这块宁静之地。平地的后面,隐约可见五六间木质结构的房屋,这些屋子傍山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和谐。 这里便是梁青山的家,一个远离喧嚣、充满生机与诗意的地方。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太美了,你一家怎么会远离村庄,找到这样神仙住的地方?”杨志赞叹着问,心中涌起无限的羡慕。梁青山道:“我家几代行医采药,当初到这里也是贪恋这五峰山里珍稀草药多,住这里采摘方便,况且这里环境也吸引人。远离喧嚣,更能潜心研究药理。” “你是外地人?听你口音又不像外地人。”杨志好奇地看着梁青山问。梁青山笑道:“我一家来此都十多年了,那时我才七八岁,自然学会了本地话。”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便已来到屋前。梁青山轻轻地将肩上的担子放了下来,并顺手把那柄大刀倚靠在墙边。 此时,屋内传来一阵轻微响动,紧接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此人约摸四十五六岁光景,身形高挑而瘦削,面容清秀,头发整齐地盘于脑后,头上戴着一顶别致的十字方巾,身穿丝质轻薄长衫。他的双眸犹如深潭一般深邃而明亮,鼻梁挺直如峰,五缕微黄长须飘飘,更显其风度翩翩、气质非凡,仿佛浑身都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人气息。 没等这人开口,梁青山就赶忙上前说话了:“阿爸!今天石桥镇金兵与官兵大战,所以生意做不成了,我就早早回来了,这位是种将军麾下先锋使杨志将军,受伤了,我就带他回家来治疗。” 杨志得知这人是梁青山爸爸,赶忙上前施礼道:“老哥仙风道骨,必是高人,杨志有礼了!敢问老哥大名?今日昏死路旁,承蒙令公子仗义相救,不然杨志这条命是没了。” 梁青山父亲回礼道:“鄙人梁学义,久闻杨先锋大名,今日有幸得见,难得难得啊!快进屋,先疗伤再慢慢说话。” 当下梁学义连忙将杨志迎进了一间屋子内,让他先脱去盔甲,除去血迹斑斑的衣衫,并扶着他缓缓地躺在了一张简陋的木床上。紧接着他 亲自上阵,动作娴熟而轻柔地开始为杨志治疗伤势。 站在一旁的梁青山 也没闲着,手脚麻利地充当起父亲的助手。他迅速取来各种药品和工具,递到 父亲 的手中,父子俩配合得天衣无缝。 梁学义仔细检查着杨志身上的每一处伤口,小心翼翼地清除污垢和淤血。然后,他熟练地涂抹上特效金疮药,再用干净的布条将伤口紧紧包裹起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仿佛这对父子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 伤口包扎好后,梁学义又去取了一套干净衣衫让杨志穿上。此时杨志感觉浑身轻松许多,连连拜谢!这哥俩就坐在木床上闲聊起来,梁学义就讲起了他的故事。 原来这梁学义是蕲水县人氏,世代行医。当时县里有一位名医叫庞安时,自号蕲水道人,有大宋医王美誉,与苏东坡、黄庭坚等名流交情颇深。庞安时年方20岁时,医名就传遍江淮间。他性喜读书,即使寒暑疾病也不释卷,听说大有异书,便如饥似渴地购买。他生平讲侠义,也爱斗鸡走狗击球、博弈音乐等等。他为人治病,不分贵贱,招待住食,尊老慈幼,就像是病在自己身上一样;其中不治者,必定如实相告,不再治疗;病家持金来谢,也不尽取,其医德高尚可称。 梁学义自知自己医术有限,千方百计才感动医王,被庞安时收为关门弟子,勤奋学了三年,师傅离世,才自己来到亳州行医。因为医术高明,医德良好,很快名声鹊起,生意是出奇的好。有一日。当地一个豪门大户李员外来找他,说他女儿得了一个怪病,已经寻遍了各地名医,都无法医好,求他帮忙医治,如果医好酬金一万两银子。梁学义见他求医心切,便让他带女儿来先看看。李员外果然带来女儿,梁学义仔细诊断后告诉他不必浪费金钱医治了,他女儿顶多不会活过一个月了。李员外不信,硬要梁学义医治,梁学义告诉他,医治也没有意义,医的好顶多续命十天半个月。李员外是苦苦央求,答应能多活十天半个月也好。梁学义见李员外这般死心塌地,就收了他女儿在家医治,不惜一切代价为他女儿续命。但终究无力回天,他女儿在医治三十八天后去世。 这李员外一反常态,说梁学义没有达到续命十天,要求梁学义赔他女儿性命,双方起了争执,李员外仗着自己财大气粗,把梁学义告到亳州衙门里。知州也知道梁学义冤枉,但又担心李员外不讲理胡闹,想了一个办法,暗地里叫梁学义离开亳州。等衙役来捉拿梁学义时,已不见踪影了,便立了文书,作畏罪潜逃处理。 却说这梁学义怕在近处会被追查到,正好一个远房亲戚在太原府做药材生意,便带上老婆女儿儿子,一家四口离开亳州来到太原。就在亲戚家帮忙料理药材。期间多次到乡下来收购药材,对五峰山的药材特别感兴趣,五峰山的景色更让他流连忘返。 大约过了半年多一点,亲戚家贩运一批药材被人坑了,生意亏本,就收摊不做了。梁学义胆小谨慎,不敢在大城市抛头露面开馆行医,就来到了五峰山找当地药民商量,想在山里面找个地方结庐隐居,与他打过交道的药民感觉梁学义为人厚道,尤其对草药十分了解,都很喜欢他,加上梁学义也肯出钱,所以都没有意见,还一起帮忙他选地方,砍伐木材,采购材料,寻找工匠。在大家帮忙下,房子很快盖好,梁学义就把家人都从太原接了过来。 梁学义是行医世家,家境本来都不错,妻子叶兰馨也是名门望族大户人家女子,不但相貌出众,还识字明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十分贤淑。来到五峰山时,女儿梁青莲才八岁,儿子梁青山六岁,山里边没有了先生教书识字,所以叶兰馨除了帮忙家务,还担负起教子女读书识字的重任。 梁学义自己则上山采挖些草药炮制好和那些当地药民一起到集镇上出售,当地药民炮制的药总没有梁学义的好,每次收购价格都不同,所以那些药民就干脆把新鲜药材卖给了梁学义,这样梁学义平时就很少上山去采挖了,在家专门炮制药材,收入也稳定起来,闲暇时间他也不忘把精湛的医术传授给子女,梁青莲、梁青山姐弟两个也格外懂事聪明,学得十分认真,一家人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先是有药民得病,梁学义为其开方调药,药到病除,名声渐渐传开,后来附近村民都来找他看病,他都免费接诊,只收低廉的药材成本费,随着治好的人越来越多,名气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那些被判死的恶病在他医治后获得重生,被当地人相互传颂,都尊称他妙手仙人。 随着儿女慢慢长大,炮制出售药材的事情都被他们包了,外出看病的差事也基本是梁青山去了,梁学义自己则深居简出,很少离开五峰山。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更喜欢这里的安逸幽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兴英烈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