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那你真有福气,既是公孙光的后人,又是仓公的传人,怪不得你的医术这么厉害。”
“太中书令,你过奖了。”
“你现在有没有记诊籍?”
“有的,给你开的方子都是在我师父的诊籍里面看到的。”
“自从仓公开了这个先河后,现在的医师都有记诊籍的习惯,以前都是自己记在心里的,就是怕传出去。”
这时公孙彧想到《黄帝内经》这部书,他问过很多人,都说没有见过,如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在面前,他应该知道有没有这部书,如果连他都不知道,那就是真现存还没有这部书,于是问道:
“中书令,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看过《黄帝内经》这部医经?”
司马迁想了一下,摇摇头说道:“从来都没看过,也没听说过,我是看遍未央宫石渠阁里的所有藏书,印象中都没有这部医经;有传说仓公有《扁鹊医经》《仓公诊籍》两部医经,《扁鹊医经》没有见过,只是听过,《仓公诊籍》就看过二十五例,听说仓公的诊籍有几百例呢,你是在哪儿听说有《黄帝内经》这部医经的?”
公孙彧不敢说他有现代人的记忆,所以只能编个借口:“我是在老家时,听家父说起的,估计他是说《扁鹊医经》吧。”
司马迁被公孙彧这么一问,还以为是自己在收集古医籍时有疏漏,把《黄帝内经》给漏掉,于是说:“我再去拜访石渠阁之前的同僚,问他们再去寻清楚,如果寻到此书,到时一定告知你。”
“那先谢谢中书令。”
“不用客气,实不相瞒,我现在在整理古籍史料,故不想漏掉一部经书,你说的如果现存是有的话,石渠阁的同僚会寻到的。”
“中书令,你看过很多古籍,知不知道医术是从哪来的?”
“医源自于巫,医巫是同源的,在三皇五帝时,巫职地位很高,社会地位很高,掌握着祝史、预卜、占梦、舞雩等权力,故治病只是巫职的一个附属,到商时才有专职的巫医之设;武王灭商后,也效仿商制,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春秋早期,巫工、医工也不分,后来,由于出现礼崩乐坏,大批巫师被遣回民间,巫职也不再是世袭,其技能也被散落在民间,故形成诸子百家,这时医事就独立出来了,医巫也就分家了,但是民间还是有很多巫医存在。”
“我听师父讲,古人把方技分为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大流派,哪这四大流派都来自于哪?”
“所谓方技,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先秦时,道家学说已经分化成两个派别,一个派别就是以老子思想为指导,另一个则是用庄子思想来指导,虽两者都继承了老子的道论,但又加以不同的发展;老子思想的这一流派,以老子的道论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更向事物求真,于是发展成为医经、经方这种以工、术为本的流派;而庄学则把道演化成了一种人生境界,以庄周的‘真人’主张,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流派,叫做神仙家。”
“但有的方士在修炼神仙时,他的医术也是很厉害的,是不是这四者都还没有分开?”
“是的,其实也没有明确之分,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也有的则是以医传教,借医弘道、援医入道。”
“中书令,虽说医巫已经分开,哪为何现在还有这么多天医呢?”
“你是说这些巫医,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之前医术还没发展起来时,巫医的地位很高,现在医术越来越厉害,巫医只能隐于民间,生存在寻常街闾、山村僻野,但由于懂医术的人还是少,一般又不外传,故医术大多都是服务于上层社会,一般的平民百姓很难得到医术的治疗,因此只能问巫医,连我都被巫医糊弄过。”
说到这里,司马迁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公孙彧也会心地跟着笑。
司马迁补充说道:“不过巫医也不是全部都不好,祝由术和厌劾术也有其精华之处,我们需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书令,你是不是经常要熬夜整理这些史料?你千万要保重身体,如若身体哪有不适,可叫家仆过去夕阴街的博济医馆找我。”
“好的,公孙医师,我觉得跟你挺合缘的,大家都聊得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汉神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