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再次沉默,似乎是陷入到长久的思考之中。
    清微真人仍旧是平静地等待。
    良久,国师终于开口道:“关于此事,我略知一二,我本以为是个虚无缥缈的传说,没想到确有其事。
    由此看来,末法的临近,使得许多人或事开始发生某些不可预知的变化,这的确有些超出我们的预料之外。”
    清微真人问道:“那么……我该如何处理?”
    国师说道:“越是古老、越是庞大的物事,其变化越是缓慢,缓慢到让人误以为它们是恒定不定的,我们要拉长到百年、千年、甚至万年的视角去纵览古今,才能体会到这种变化的存在。
    就像此方天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从太易时期发展到太极时期,从混沌到真实,就好似从婴孩长大成人。
    对于我们人来说,长大只需要二十几年,可对于天地来说,却要以数万年计。
    所以,就算芙蓉山正在发生变化,其时间也要以年来计算,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太大的变数。”
    清微真人道:“国师的意思是原定计划不变?”
    国师道:“就算要放弃凤麟洲,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平定凤麟洲叛乱,事关玉京大局,攻占凤麟洲全境的决定不因任何意志而改变。”
    “是。”
    清微真人轻声应道。
    国师结束了这次传音通话。
    ……
    齐玄素再一次回到了吉田城。
    上一次,他是以播磨流阴阳师的身份来到这里,而这一次,他是以道门三品幽逸道士回到这里。
    一路上,道士、灵官纷纷向他行礼。
    还有许多相府之人,见到他也是诚惶诚恐,口称“高功大人”
    。
    在过去的百年间,虽然道门并没有实质统治凤麟洲,但对凤麟洲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
    大齐年间,中原鼎盛一时,凤麟洲派出遣齐使,全面学习效仿大齐。
    后来中原经历了大齐末年、大晋、大魏的衰败,凤麟洲又反咬一口。
    待到如今,大玄再次强盛,而凤麟洲经过漫长的闭关锁国之后,严重衰弱,于是凤麟洲又兴起效仿大玄的风潮。
    放眼可见,好些倭人也作中原打扮,学说中原官话,再加上都是黑发黑眼睛,很难分辨,只能从玄而又玄的气态上勉强进行分辨。
    在相府上层,为了某种正统考虑,还会使用传统服饰。
    在中层几乎是全员中原化,以会说中原话为荣,官话的口音越是接近帝京越是能高人一等,万事万物都以帝京或者玉京为标准,开口便是中原如何如何,是这般的好,是那般的妙,反观凤麟洲又是如何如何,愚昧落后,凤麟洲人要学会反思。
    帝京尚且如此,玉京更是当之无愧的山巅之城,天下之标杆,那里有着三十六人合议制度的金阙,公正又平等,开明又先进,文明又伟大,似乎玉京道士们放个屁都是香的。
    齐玄素初次接触这些人的时候,很是吃了一惊。
    作为一个在玉京安家之人,他竟是不知道玉京有这么好,甚至产生了小小的自我怀疑,他们说的那个地方当真是玉京吗?真不是他们想象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道士,哪怕只是个道童,也会高人一等。
    那么三品幽逸道士呢?
    自然是无可置疑的大人物。
    一众凤麟洲人望向他时,竟是有些发自肺腑的敬畏,这与普通道士的敬畏大不相同。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忽然道:“天渊副堂主!”
    一般而言,只有与齐玄素相识之人才会用表字加职务称呼他。
    齐玄素循声望去,果不其然,看到一个熟人:“许兄?”
    “不敢当,如今是战时,不是在玉京,天渊副堂主还是称呼职务比较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