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官述的会面,由于诸葛瘸的出现,无疑,让整件事情,一下变得发展顺利。
    但并非是说,这事情便算成功了。
    不过,爹多了还是有好处的……
    “上官堂主说了,回去之后,他会想办法挑选良才,再让主公甄选。
    另外,先前支援侠儿义军的粮草辎重,也会转到蜀州这边。”
    李逍遥在旁,说的有板有眼。
    实打实地说,这一次上官述这些人入蜀,虽然是说开了。
    但不管怎样,总归需要一个磨合的时间。
    而李逍遥,更类似于中间人一般。
    当然,徐牧也有信心,要不了多久,他会和这帮侠儿的上层,彻底合为一军,走上正轨。
    便如贾周所言,不管是庙堂,或者是江湖,在这场乱世之中,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冲突。
    “逍遥,你长大了。”
    徐牧伸出手,抚了抚李逍遥的脑壳子。
    自小跟着李知秋,随着成长,举止投足之间,李逍遥隐约有了李知秋的风采。
    ……
    桂月中旬,离着秋收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田垄之上,处处可见满脸喜庆的百姓,在等待秋收的同时,偶尔会聚在一起,喝着酒酿,畅谈高歌。
    “主公,不若猜猜,这一轮的秋收,我蜀中天府,会有几仓稻米?”
    贾周笑道。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养民还是养士,粮食都是重中之重。
    先前的时候,千疮百孔的蜀州,因为粮草的问题,很多的时候,都处于被动的局面。
    “文龙,我猜的话,至少五百仓。”
    为了这些蜀中稻米,徐牧可谓费尽了心思。
    “主公猜五百仓,那我便猜一千仓以上。
    主公的性子,当真是谨慎无比。”
    “若非是这份谨慎的性子,我早已经尸骨无存了。”
    徐牧声音无奈。
    离着秋收还有些时日,扶着贾周上了马车,两人往成都王宫的方向而去。
    刚回到王宫,徐牧便又收到了一个消息。
    一个极其震撼的消息。
    “莱州人方濡,攻克烟州,合二州之地,欲要称帝建国,号大景,开元恩兴,定都于莱州济秋,所率领的布众,合二十万人。”
    这个消息,让原本尚在秋收喜悦的徐牧,一时间皱起了眉头。
    在旁边的贾周,不外如是。
    原先徐牧还想着,常大爷最好别称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