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着手指,贾周的话并没有停下。
    “小侯爷给主公的铁矿卷宗,并非在内城里,刚巧,离着蜀州也不算太远。
    到时候,主公一样能取。”
    “我估摸着,这处铁矿之地,知道的人并不会多。”
    徐牧沉默点头。
    不得不说,贾和所考虑的入蜀计划,确实是周全。
    “蜀州的三王,各自生怨,若是把握得好——”
    贾周停了声音,悠悠喝了一口茶,才再度缓缓开口。
    “若是把握得好,主公全占蜀州也说不定。
    再以蜀州为跳板,则大事可期。”
    “不过,主公现在还不能离开。”
    “为何。”
    徐牧顿了顿。
    “冬日风雪是一个原因。
    起势,则是另外一个原因。”
    “文龙,怎么说。”
    “若无大义名分,主公带着九千人,到时候不过是一支普通义军。
    但主公做了些天下留名的事情,则不同了。
    这世道原本就是如此,活着的人不讲大义,却偏偏,你做大事则需要一份大义。”
    “文龙先生言之有理。”
    “年关越来越近了。”
    贾周的这一句,让徐牧没由来的心头一涩。
    年关近,便意味着袁陶身中奇毒的死期,也意味着定江山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
    “我知主公的心思。”
    贾周平静开口,“若是怕被牵连,便先把庄子里的人,转移出内城。”
    “然后呢。”
    “请主公入朝。”
    贾周起了身,再度长揖。
    “大纪不得民心,而主公入朝,与两位侯爷合力举事,不管成功与否,势必会名动天下。”
    “文龙,你先前不是这样说。”
    “先前是先前,现在是现在,作为主公的谋士,我不能陷入时局。
    年关一过,小侯爷会死。
    定北侯年入古稀,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到时候只剩主公一个,必然占尽了大义名分。”
    “主公须知,无人会当你反贼,只会把你当作救世的英雄。”
    徐牧沉沉而坐,认真考虑着贾和的话。
    大纪要烂要塌,这是铁的事实。
    即便袁陶回了天……也只不过是强行续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