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年的《北平一夜》。
    近年来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好了。
    林默从电影发展的脉络中仔细研究,想更多的了解大夏和大夏的电影。
    毕竟很多东西林默都能从系统那里得到。
    但电影,他需要亲自手动操盘,这其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想要投入精力和时间去耐心打磨,最终变成成品。
    讲到林默非常感兴趣的--纪录片。
    纪录片无论在蓝星还是地球都是小众。
    虽然从林默的角度看,纪录片能记录影像、历史、实物、人,还能传递情感和文化。
    但由于更多是科学和真实,趣味性比较低,受众群体也比较小。
    囿于其拍摄难度,大夏优秀的纪录片很少,关注度高的就更少。
    比如拍摄文物,那是否需要找到渠道取得许可。
    拍摄地理,是否需要投入资源,走遍全世界?所以投入高,收益低,不成比例的投入产出让市场对纪录片缺少偏爱。
    更多是电视台或者教育类的节目制作。
    但林默却对此非常狂热。
    他觉得能在其中找到蓝星和地球的差异,或者找到两个世界是平行世界的证据。
    再不济,他可以通过纪录片传递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缔造传承。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吗?林默仔细研究了纪录片理论、纪录片制作技术、纪录片史和批判性研究等的专业课程。
    觉得这学期期末有个大作业,需要自己组队做一个作品出来,是不是可以试试纪录片啊。
    开学没多久,暑期档的《北平一夜》宣发上线了。
    刷屏的不仅是主创明星的粉丝,在新语制作团队来势汹汹的宣传攻势下。
    《北平一夜》《五环之歌》还有钢铁侠都冲上了热搜,全方位的曝光来了。
    两首歌在众多爱恨情仇中脱颖而出,引起粉丝的追捧和作曲圈的热议。
    “太好听了!
    我梁哥蜕变了!
    决定抛弃偶像包袱认真搞喜剧了?”
    “梁哥!
    !
    !
    我永远的神!”
    “这cdog是谁,唱的不错啊!”
    “一首摇滚,一首说唱,好听!
    !
    !”
    “我要去看电影!”
    “51是你们算过日子咋滴,赶紧上线!”
    “这是戏腔吧,两首都有,但《北平一夜》更明显,更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