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你觉得以朝廷的情况来看,朝堂上当真能这么快就能知晓此地情况?”
    赵铭反问。
    “可是”
    柳文和当然清楚,他比赵铭更清楚何为官。
    两口一张为官,这混淆视听,瞒上欺下也是官。
    眼下这点损失对于那位知州大人显然还不足以把他打疼。
    想要彻底把事情闹大,眼下还不至于。
    “柳先生看来你也知道,此地情况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捅到朝堂上吧?”
    赵铭淡淡道,“称帝和造反可不同,闹不好上报上去,本地主官这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你觉得如若是你在那个位置,你会如何做?”
    柳文和沉默良久,这才叹道,“欺上瞒下,贿赂监军,乃至求监军派兵平叛,哪怕出点血也要私底下将此事给摁下去。”
    此次火匪作乱,朝廷可是派了太监过来监军。
    而能够调动那支禁军骑兵的,需要监军和知州大人两人的手令方可调用。
    在大燕,太监的权利得以遏制,但不代表没有权利。
    皇宫内的太监没什么权力,但外派担任监军的太监虽然同样没什么权力,但你要是不把他们喂饱,关键时刻使使绊子还是可以的。
    “不过赵小友,虽说朝廷如今的确局势堪忧,可大燕常备军队百万之多。
    虽大多并无多少战力,可朝廷还有一支足以横扫叛军的禁军,更有一支足以与大渊精锐一较长短的边军,也就是西军。
    这近百年来,大燕涌现的叛乱不知凡几。
    闹腾大一些的,禁军解决不了,西军所过之处必然横扫。
    在大燕,西军就是无敌的!
    乃是一支屡战屡胜,作战骁勇,悍不畏死真正的无敌之师。
    小友,面对禁军你该当如何?如若面对西军你可能苟活?”
    柳文和越说越激动,说到后面更是目光凌厉,好似带着一种俯视般的心理压力。
    “西军?你是说那支百战之师?”
    赵铭淡淡道。
    柳文和一脸傲然,“自然!
    近百年来叛乱大大小小数百起,然至今还没有人能在西军铁蹄下苟活的。”
    对此赵铭还真有所了解。
    这大燕西军与前世号称大宋最强军队之一的西军颇为类似。
    在北宋时期,西军可谓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撑起了大宋的脊梁骨,如果不是西军大宋皇帝别说享乐这么多年,早就被迫夹着尾巴南下了。
    虽说宋朝给人的印象是孱弱的。
    可这其中不包括西军!
    西军同样也是可以号称大宋黄埔,出现过许多名将,出现过许多着名的武官家族。
    比如大宋的,折家军,杨家军,种家军,以及后来的刘家军。
    哪怕南宋的,岳家军,八字军,韩家军,张家军,等等都有着很明显的西军影子。
    而西军的战绩也格外彪悍。
    百年来打的西夏抱头鼠窜,打的吐蕃军队闻风丧胆,收服河西走廊,恢复丝绸之路,开疆拓土三千里。
    此后更是河湟开边、五路伐夏、平夏城之战、再征河湟、伐燕战争、开封保卫战等六次大规模作战,三胜三负,对西夏、吐蕃作战三胜一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