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连连恭请薛老爷子入席面首位,众人这才彼此谦让着落座。
    以薛老爷子始,各自端起一盏椒柏酒依次饮下。
    椒是花椒,柏是柏叶,椒、柏可一并浸入酒中饮用。
    依照传统,正旦时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
    (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便描绘了正旦饮椒柏酒的欢喜祈福之意。
    )酒尽,血热,正酣。
    高阳、高旭分别抱着酒坛,又为众人各自添了一盏屠苏酒,随着酒浆倾出,一股芬芳浓郁的药香味弥散在屋内。
    “该由小贺儿先饮了!
    来年无病无灾!”
    薛老爷子抖动着山羊胡子,垂首望着小手捧着兔腿正啃得满嘴油花的贺儿,笑眯眯地祝酒道。
    一般饮酒,由年长者始,以示尊崇。
    而饮用屠苏酒,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合家欢聚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幼儿开始,年长在后,逐人各饮少许。
    只因小者得岁,故先贺之;老者失岁,故为后也。
    (屠苏酒,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故又名岁酒。
    据传为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分发百姓以为防疫,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
    )“来年无病无灾!”
    众人皆端起酒盏,朴素而虔诚地高声祝颂。
    小小的屯子,灯火通明。
    一夕不眠,守岁迎新。
    冰天雪地里,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大汉的中平五年。
    偏居大山一隅的靠山屯,此时此刻,并未感受到山外世间的冷酷凄寒。
    (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
    ;酒食相邀,称为“别岁”
    ;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
    时至今日,浙南还流行分岁酒一说。
    史籍所载,“除夕夜”
    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晋《风土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