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推恩之计
白鹭郡内,一座有些破败的木楼台,先前是处清馆,眼下,成了三老头的会饮地。
三个老头在疯癫,徐牧和贾周,坐在另一边上,小口地喝着酒。
“文龙,我已经考虑过了。
这二郡内的城镇,不管如何,终归要有人来做郡守,主持募兵,漕运民生的事情。”
徐家军里,大多是打仗的好汉,但政事型的人才,堪称凤毛麟角。
贾周应该算一个,但徐牧哪里舍得外放,这种的大才,留在身边参谋,才是最好的。
而且,这一路杀过来,见过的狗吏太多,外面进来的人,终归是不放心。
“临江的二郡,世家门阀早已经无了。”
贾周点头,“主公不妨大胆一些,在陈盛的后勤营里,选些识字的老卒,放任到城镇里。”
陈盛的后勤营,大多是受伤的老卒,因为身子的原因,无法跟着提刀厮杀。
当然,在徐牧看来,后勤营同样重要。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并非是没有道理。
“识字老卒。”
贾周点头,“很简单的道理,毕竟是自家人,值得放心。
刚打下的疆土,终归有许多隐祸。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再如何讲,也比乱招来的狗吏要放心。”
“若有事情不决,来信通告即可。”
贾周所言,算是解开了徐牧心底的结。
“这一次的浮山之战,短时之内,不管粮草或是辎重,都无需担心了。”
贾周笑着抬头,看向远处的天色。
老瘸腿醉醺醺地走来,徐牧和贾周举杯,很给面子地碰了一个。
“入蜀,大军便要通过峪关。”
放下酒杯,徐牧声音凝沉,“占据峪关后五郡的,是蜀中王,但具体的情报,还要等陈家桥那边的夜枭营。”
“主公唯今能做的,便先在这二郡之地,征募士卒,操练新军。
另外,改良器甲的事情,也需要着手了。”
蜀道难,大体上,骑兵是无法倚仗了。
蜀中有六个马场,但组建的骑兵营寥寥无几,大多的西南马,都会贩去凉州内城。
“主公有无想过,若有一日打下了蜀州,这蜀外的二郡,当如何。”
贾周突然转了头。
“自古今来,这临江的二郡,都不被蜀州王看好。
离得远,而且没有险关据守。”
“他们错了,这条襄江,便是最好的险关。”
徐牧顿了顿,“峪关再险峻,终归是有弊端,若被人堵在关外,这出路便会艰难异常。
但多了临江二郡,相当于多了一处桥头堡。”
“文龙也知,我不惧水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