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西面边境,过了玉门关,便是通往西域诸国的方向。
    偶有通商,但随着纪朝国力的衰弱,已经百多年的时间,没有西域使臣朝贺,先前的都护府,以及开个十余个通商互市,也一度荒芜下来。
    无了侵扰,繁衍在玉门关一带的羌人,仿若棘草疯长,占据更多肥美的绿洲之地,这二三十年的时间,一个个的羌人小部落,迅速跻身成为大部落。
    凉州有远见之士,曾上谏朝堂,言“羌人之患,恐胜于北狄”
    ,但朝堂不事,唯有曾经的老凉州王董滕,分兵驻守边境,抵挡羌人入关。
    轮到董文做凉州王,这拒敌的政策,已然是变革了。
    “借羌兵破蜀”
    ,便是董文和司马修的既定战略之一。
    “昔年,高祖尚且敢借蛮兵,主公欲成大事,可效之。”
    董文笑着同意了。
    几日的时间过去,一支三万人的羌兵,骑着战马挥着弯刀,呼啸着奔入玉门关。
    “凉州大兴,当以风云之志,席卷天下。
    吾,凉王董文,愿领浩浩大军,与诸位共生死,杀出一个太平盛世,万族融融!”
    立在城头上,董文意气风发,继而抬手,指去蜀州的方向。
    “我凉州大军的下一个目标,便在南地蜀州!”
    “天下皆反,我凉人将出帝王!”
    只等董文说完。
    城关之下,无数的凉州轻骑,枪盾,以及呼啸而至的西羌人,皆是挥着武器,放声长吼。
    ……
    凉人兵犯的消息,传遍了蜀州每个角落。
    多的是各种百姓,或徒步,或牛车,送来了为数不多的粮食,自愿入伍当作民夫。
    一个个的士卒,在成都城前操戟披甲,整装待发。
    李大碗哭哭啼啼的,要帮徐牧系上袍甲,约莫是不熟悉,到最后,还是大着肚子的姜采薇,红着眼睛,一线一索地系上。
    “莫哭,很快回来。”
    阳光下,徐牧露出笑容。
    “你也知晓,我时常要拼命。
    这世道便是如此,做东家时,富人狗吏欺我,我成了蜀王,依然有势大的人来欺我。”
    “但他们都输了。
    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我徐牧,便是乱世的长枪,我长枪所去,便敢杀出一条血路。”
    转过身,徐牧脸色凝沉。
    在他的身后哦,李大碗的哭声,以及姜采薇的啜泣,都跟着响了起来。
    “诸将——”
    徐牧走出王宫,冷声怒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