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说话向来带点传统向的风趣,一句楚太太叫得刘艺妃多少有点小羞涩。
    看朋友找上门有事,刘艺妃也就匆匆弄了几下楚轩头发便停罢,请汪元和刘义来到窗前几张小沙发椅上坐下。
    去年六月楚轩因求婚纪录片事宜,去到盛海顺便探班陈贺所在《爱情公寓》剧组,恰逢汪元也在便就此结缘。
    编剧出身的汪元对编剧工业化很感兴趣,处理完剧组的事于去年十一月来到京城的文学公司观摩学习。
    文学公司的编剧工业化模式,和楚轩、刘艺妃、刘义的工业化理念,让汪元大有志同道合的神交感,仿佛让他找到毕生追求般在公司一待就是半月。
    经过那段时日的相处,起初彼此“楚总”
    、“汪总”
    的称呼被“楚兄”
    、“汪兄”
    所取代,这种有趣的古早称呼像是表明你我的志向相合。
    当时汪元离开后留下一句“年后再来学习”
    的话,自此双方分别至今三月有余。
    在此期间,因汪元身份特殊,楚轩和刘艺妃受到韩三坪提醒,便有了后续记录在文档中的工业化新方案,不管是华唯路线的总体框架还是剧本展的节点谋划都因此而来。
    对楚轩和刘艺妃来说,汪元的出现仿佛是个跳板,迫使他们把格局拉大,顺势将工业化发展规划的维度上调了几个档次。
    不管汪元是如何想的,楚轩和刘艺妃的工业化规划在今年某个时间点都会启动。
    如今汪元再次来了,那也是在他们预料之中的且是计划中的一环。
    而汪元此次前来,是受到了《星你》新闻发布会的邀请,正好就顺便来上门找楚轩、刘艺妃和刘义说说他的想法,发布会后楚轩和刘艺妃就要进组忙碌了,这个时间点卡得刚好。
    在发布会即将开始当前,时间紧便闲话少叙,双方挑重点简单谈了一下,楚轩和刘艺妃也明白了汪元的意思。
    如夫妻俩先前所料,汪元果然有在盛海那边搞编剧工业化这份事业的意向,此次来京还带了几个既专业又有实力的朋友,想二次去文学公司深入观摩学习编剧工业化模式,之后回盛海再一起规划、出资、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团队开启这份事业。
    汪元也不是愣头青,知道目前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只亏不赚、利在长远,也就提出了跟璀璨时代合作并希望璀璨时代助力的想法。
    这一切都在楚轩的预料中,跟着璀璨时代搞只亏不赢的项目,虽然能看到长远的大利益,但前期的亏空外来资本肯定不愿助力只能找璀璨时代,那夫妻俩想把汪元推向唐仁影视的想法就有条件满足,以达成扩大璀璨时代集团大闭环向外辐射的规划。
    …
    “这样吧,汪兄,观摩学习也好,加盟这份事业也罢,你和你的朋友们肯定是要花一段时间去了解去探索的,我夫妻俩马上就要进组拍戏了,等我们把戏拍完你们这边估计也了解探索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们再具体详谈,怎么操作、怎么合作、怎么助力,我们再讨论个法子出来。”
    “好,我也是这样想的,我的那些朋友们对你们的工业化还不了解,再搞这份事业之前也是需要时间商议放,等你们忙完我们再议。”
    汪元有和夫妻俩一起搞编剧工业的想法,但这份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有个想法脑子一热说搞就搞的。
    汪元和他的朋友需要一段时间去探索、琢磨和规划,夫妻俩也需要一段时间去把他们剧作的拍摄阶段搞定。
    在如此情况下,双方也就没深聊,约定好年中再详谈后,便一起出门下楼准备参加《星你》开机发布会。
    近上午九点,发布会所在楼层的大厅内外已呈热闹纷呈的景象。
    大厅外,陆陆续续有嘉宾、媒体或上楼或从电梯里出来。
    “听说楚轩和刘艺妃好像已经扯证了,你听说了吗?”
    “没有吧,过年间两个人疑似在武汉上门的节奏,这就扯证了?”
    “不清楚,我也是听说的小道消息。”
    “那怎么没看见媒体在网上报道,不科学啊。”
    “有些新闻在,但是没热度,这种事无凭无据的光靠文案不起作用,这样的消息向来官宣才劲爆,如果是真的那迟早要官宣,等他们官宣了我们随便找些他们以前的狗粮事件配些文案热度随便有。”
    “也是,等着看吧,我总觉得他们两个好事将近了,不然也不会突然演一部偶像剧,肯定有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