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语里有六七分的调侃,三四分的嘲弄,罗淑珍怎么会听不出来,她想起进宫前父亲对着有些畏惧的她说出的鼓励话来,你姑妈是太后,当今陛下是你姑表哥,说起来你比那个张萍儿有强上许多,有什么可怕的?
    想到了这里罗淑珍就挺直了腰背,瓮声瓮气的说道,“太后娘娘,宫里的菜量确实是太少了,我没吃饱,不过我刚才坐在您下面,听到你肚子咕噜噜的声响,娘娘你是不是也没吃饱?”
    瞧了眼坐在上位的罗太后,“姑妈,还能在叫一碗面吗?我喜欢吃鸡汤面。”
    姜太后的脸色当场就黑了。
    罗太后虽然知道罗淑珍说的话不得体,但是她很喜欢让姜太后不高兴,这个女人跟她儿子一个年纪,却整日的趾高气昂的。
    说道,“淑珍,太后娘娘是你的长辈,不可这样说话。”
    随即想了想又怕让罗淑珍难过,赶忙补充到,“你想吃面,我们等着宵夜的时候,现在先忍着吧。”
    “皇帝,你瞧瞧她说的是什么话?你也不管管?”
    姜太后原本就忍着气,听了罗太后不痛不痒的话语,火大的站了起来。
    先帝在的时候,罗太后每日都要去排演新舞,就算是一顿吃两碗饭也不会胖,只是先帝去了之后,整日呆在宫里,这身上的肉自然就多了起来,这几天试了试往年最喜欢的舞衣,竟然没有能穿得上的,这才跟着减了饭量,谁知道竟然叫罗淑珍就这样明明白白的当众说了出来。
    为了立后的事情两方人马争执不下,又见皇帝不点头,最后结果就是决定把两个人都送进宫来,说不定是日久生情了。
    张家想的是,张萍儿如此出众,必然可以得到皇帝的青眼,而罗家想的则是,皇帝是看着罗淑珍长大的,自然会怜惜这个妹妹。
    众人各有心思,不过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争夺皇后之位。
    皇帝碍于颜面不得不过来赴宴,但是整个宴席上就没说过一句话,这会儿听到两个人吵了起来,微微蹙眉,说道,“淑珍,给太后娘娘赔个不是。”
    魏振培上蹿下跳的要给他恩师的孙女谋取皇后的位置,最想要拉拢的人就是姜太后,不过姜太后自有姜家做靠山,所以也没有明确表态,今天只是说领着张萍儿过来照顾下。
    但是真要是闹的厉害了,姜太后和张岭家里细算起来还是姻亲,说不定就把人给推过去。
    罗淑珍见皇帝让她认错,憋的脸色通红,觉得心里委屈,但又不得不从,只好屈膝认了错……,心里头却想着,明明是姜太后嘲弄她,怎么就能让她认错?
    不过皇帝的话她不敢不从,只好乖乖的去认了错。
    姜太后见皇帝还算是主持公道,这才消了气。
    喝了茶水,吃了瓜果差不多就要散了,但无论是罗太后不太愿意然让皇帝就这么回去。
    “我儿,你看看这双鞋子,是你淑珍妹妹亲手做的,这女红可真好。”
    罗太后指着宫女端上了红漆描金托盘,上面摆了一双玄色缎面的鞋子说道。
    那鞋子做的委实是精致,皇帝也不好推脱,收了下。
    姜太后握着张萍儿的手,笑着说道,“皇帝,张姑娘琴艺出众,听说你最喜欢听梅花三弄,恰好她最是擅长弹这一首,要不,今日听一听?”
    皇帝朝着张萍儿望去,见她正好抬眼望了过来,大着胆子朝着他羞涩的笑了笑,明眸善睐,十分的动人婉约。
    张萍儿的声音也如那莺歌一般,清脆动人,说道,“小女听说陛下琴艺卓越,曾经名动四方,小女琴艺拙劣,在这里献丑了,希望陛下能指点一二。”
    先帝喜好音律,几个皇子公主都会些,其中皇帝最是擅长弹琴,曾经谱写过的曲子也被人传颂过。
    此后两方人马就跟比赛一样的,你做个络子,我就画画……,各种比对,皇帝忍了又忍,最后随意找了借口离去。
    夜色已深,皇帝踩着月光走在青石板的路上,衣角轻轻的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他想起刚才的事情来越发觉得厌烦,他也知道应高早点定下皇后的事情,但现在却不是合适的时候……,许多事情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他等了漫长的时间,也不差剩下这点时间。
    一个好的猎人是需要擅长等待的。
    皇帝输了一口气,上了龙撵回紫宸殿。
    龙撵摇摇晃晃的,吊在腰带上的络子也跟着晃晃悠悠,皇帝瞧着,眼中露出难得温柔的神色来,略一犹豫了下说道,“在这里停下。”
    比起第一次的生疏,刘瑾已经熟门熟路了。
    等着看到司膳司的大门,恭敬的说道,“陛下,到了。”
    暗沉的夜色中,皇帝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身姿单薄的就好像风中摇摆的柳叶,孤零零的站在门外柳树下,他只觉得心口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