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王海洋脸上期待的表情,刘光天则显得淡定的多了,也没什么激动的神情。
    只听得他开口说道:“哥,这批货里面吧,书画作品和精美瓷器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而余下的则基本上都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小件玩意儿罢了。
    按照侯爷的说法,这里面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特别珍贵的重器,品质上乘的有但是也不多,大部分都是比较普通的货色。”
    这话说的真的是让王海洋一阵无语,可是也没有什么反驳他的理由。
    可不是嘛!
    如今这世道真是变了啊!
    想想看,之前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自从跟随那破烂侯之后,可谓是大开眼界、见多识广。
    凭借着破烂侯的一双慧眼和对古玩的独特见解,他见过的宝贝数不胜数。
    也正因如此,普通寻常之物已难以引起他的兴趣。
    在刘光天看来,即便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物品,也不过尔尔,要是那些工艺精湛、美轮美奂的精品还能稍稍博得他的青睐。
    大家请不要急于驳斥这个观点。
    要知道,在那个特定的时期,这类玩意儿确实价值低微得令人咋舌。
    走进任何一家文玩商铺,只需区区几块钱便能购得一件,而且价格清晰明了,童叟无欺。
    倘若有意大量购入,甚至能享受到如批发般的优惠待遇。
    实际情况就是这么的难以置信。
    还不止如此,如果说在运动期间,将这些古董放置于国营商店之中倒还算妥当,毕竟它们尚有宽敞的库房可供存放,从而避免遭受损毁之苦。
    但那些不幸遭人查抄而出的宝物可就没有这般好运了,往往刚一露面便惨遭毒手,毁于一旦。
    更有甚者,为了免遭牵连,不惜将自家珍藏多年的老物件藏匿起来或弃如敝履,唯恐给自己招来横祸。
    如此种种,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所有人们都弃之不及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有价值呢?而偏偏此时又有冤大头来用真金白银来和人换,这样一来人们既可以摆脱那些个会带给自己麻烦的东西,又能够用这些无用的东西来换钱,何乐而不为?因此可以想想看,刘光天每天能够看到多少好的东西?这样的培训之下他的眼光想不高起来都不可能。
    对此,王海洋也是无话可说了,想要解释一下原因,他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只要侯爷看过,说留下来的东西是对的就行了,等我忙完了这两天的事儿,就抽个空过去把事儿给办了。”
    同时,王海洋已经认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刚才的问话简直就是个错误。
    因为他一直都是在拿后世的价值,来衡量现在到手的这些个东西。
    而在刘光天的内心深处,直至此刻,对于王海洋让他所做之事的确切意图仍感到一片茫然。
    为了这些个陈旧的东西,不惜耗费巨大的精力、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甘冒极大的风险去收集那些物品。
    金钱源源不断地向外流淌,而换回的却是一堆既不能果腹也无法解渴的“破旧玩意儿”
    。
    更为奇怪的是,这些物品收进来了也没有听说流出过一件儿。
    他理解不了,就算有人告诉他如今全力收藏,待到数十年之后将会价值连城时,他也实在难以领悟其中深意。
    对他而言,填饱肚子才是最为紧要之事。
    毕竟当下的形势便是如此,难道日后政策还会发生变化吗?所以,没有前瞻性的思想,是很难以被转变过来的。
    眼见着王海洋似乎已经对当前话题丧失了兴趣,刘光天稍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紧接着开口说道:“哥啊,其实呢,这事儿还没完。
    除了刚才说的那个情况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得跟你提一提。
    你也知道,以前那些个顽主们现在都纷纷各奔东西了,有的去参军了,有的则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去了。
    这么一来,咱们可就等于失去了一条重要的货物供应渠道。
    而且你瞧,现如今这局势虽说比前面要好了一些,可是老百姓们心中依然很是畏惧,比之以前并没有什么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