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王昭君的出塞,是汉朝为了实现边疆安宁,采取的一种和平手段。
实际上,从秦朝开始,和亲已经成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
说白了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这在巩固国家安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和亲政策更是源远流长,比如西汉的细君公主远嫁西域。
还有文成公主,更是在唐朝留下了一代佳话。
此后,经过文人的创作,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学内涵。
匈奴本来是游牧民族,但他们骁勇善战,被世人熟知。
匈奴趁七国争霸时,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
到了秦朝末年,匈奴已经有了很强的地盘。
尤其是初汉时期,冒顿杀父代立后,日益强大。
汉高祖时期,匈奴已经开始大举进攻。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武帝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对内推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在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巩固中央集权。
在军事上,汉武帝积极地发展军事力量,壮大军队,准备以武力征伐彻底地解决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
汉朝的强大,让匈奴担惊受怕。
尤其是在卫青和霍去病的讨伐下,匈奴更是委曲求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就开始和汉朝谈判,娶汉朝的女子,用联姻的方式建交。
为了永绝后患,在汉昭帝死后,汉宣帝再次对匈奴发起进攻。
匈奴的兵败让其内部四分五裂,出现了五位单于相互厮杀,民不聊生。
不得已,他们再次开始向汉朝求和,并用联姻的方式解决战局问题。
尤其是邱支单于死后,使呼韩邪单于又喜又惧。
喜的是他在匈奴没有了反对力量,惧的是汉军将可能集中兵力打击他。
呼韩邪单便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就是去汉朝觐见汉元帝。
希望友好相处,并愿意娶汉朝的公主,成为亲戚。
实际上,如果继续出兵,汉朝的战力是远在匈奴之上。
但为了平息战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便同意了这件事。
但问题是,当时汉朝的所有的公主没有一个愿意嫁到匈奴。
汉元帝其实也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所以便有了冒名顶替的想法。
汉元帝的做法其实并不雅观,也没有真诚地对待匈奴首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受到精神压抑的王昭君终于等到了机会。
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王昭君到了匈奴后,被称为是宁胡阏氏。
那天,汉朝为王昭君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
当天王昭君穿着华丽的衣服,尽显妖娆,她的美貌让座位上的汉元帝震惊不已。
但汉元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忍痛割爱。
王昭君的悲惨命运,正是在于此。
之后,汉元帝处死了画工,这也算是对自己的遗憾有所了结。
“公元前33年,桃李年华的王昭君告别了故土,一路北上。”
“到达匈奴后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寓意着她是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的王后。”
“王昭君没有像那些远嫁的公主那样成天以泪洗面,而是在这穷山恶水的生活中过得有滋有味。”
“比如饮食不习惯,那就自己发明。”
“王昭君让厨子把粉条和油面筋泡在一起,用鸭汤煮,一道美味绝口的昭君鸭从此出现人间。”
“相传,在西北地区还流行一种以王昭君的名字命名的昭君皮子,就是人们在夏日常吃的酿皮子。”
“此外王昭君也入乡随俗喝羊奶,将自己融入胡人的生活里。”
“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还努力维系着胡汉两地的和平,劝丈夫和大汉修好。”
“而且春暖花开之际,王昭君还教导牧民们植树载花,繁殖牲畜,纺纱织布等。”
“王昭君把汉人的文明种子播散在茫茫大漠里,让胡人慢慢脱掉了野蛮落后的气息。”
“据史料记载,昭君出塞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31年,丈夫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以为终于完成了使命,可以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
“于是她就上书汉元帝请求回归,但是那时的汉元帝已经驾崩两年了。”
“继位的汉成帝荒淫无道,也懒得理会这些事,回复了一句从胡俗,将其拒之门外。”
“按照匈奴的收继婚制度,在王昭君的丈夫去世后,她必须嫁给她的继子,匈奴人最让中原诟病的就是这个婚俗。”
“后来王昭君自知回家无望,无奈只好嫁给了呼韩邪之子。”
“面对这荒诞之事,她只能强颜欢笑,为此还写了一首《怨词》。”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婚后王昭君继续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并且还给新单于生下了两个女儿。”
“在此期间,她还继续维护着两国的和平。”
“转眼间,11年过去了,王昭君在漫漫的黄沙中守望着孤土。”
“她再也不奢望归乡,只求百姓安康,山河无恙。”
“哪怕再艰难,王昭君也会咬牙支撑,这就是一个和亲女子的宿命。”
“公元前19年,年仅35岁的王昭君病逝于大漠之中。”
“按照草原的习俗,去世不修坟墓。”
“但匈奴人为了纪念王昭君,给她修建了衣冠冢,取名青冢。”
“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都消散在时光深处,唯有大青山下的青冢迎着黄昏无声伫立。”
“为此,杜甫还写了一首诗来纪念王昭君。”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
“公元2年,王昭君的长女被召进京服侍太后王政君。”
“女儿站在母亲曾经住过的地方,想象着母亲也回到了这里。”
“对于王昭君来说,大汉是她做梦都想回到的故乡。”
“而对于女儿来说,匈奴才是她的家乡。”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山一盏灯,没事常回家看看。”
杜甫:王昭君的牺牲和奉献,为汉匈两国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享尽顶级待遇,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
王昭君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汉匈贸易也日渐繁荣。
她和呼韩邪在一起生活了三年,也给呼韩邪生下了一个儿子。
然而世事难料,没多久呼韩邪去世了。
匈奴习俗,如果父亲去世了,其养育的继子有权娶回其继母。
让自己嫁给丈夫的儿子,对于王昭君来说是万万接受不了的。
王昭君写信要回家乡,但是新皇帝汉成帝不理解那么多。
并拒绝了王昭君的请求,让她入乡随俗。
王昭君在房间里难过中,一直爱慕王昭君的继子复株累冲进房里。
王昭君吓得花容失色,拼命挣脱。
但是复株累的力气非常大,她无法挣脱出来,放声大哭。
复株累渐渐地松开了怀抱,王昭君愤怒的反手甩了他一巴掌。
此时王昭君感到无助和孤单,终日郁郁寡欢。
还好复株累因为是真心爱王昭君,后来一直很有耐心细心地陪伴。
经过相处王昭君发现这个自己视为敌人的继子,其实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慈悲的人。
继子对王昭君的亲情和责任感极为重视,带给了王昭君很多安慰和温暖。
渐渐的王昭君被深深地吸引,她选择嫁给了复株累。
王昭君潜下心来,亲自教匈奴百姓们种植,还带领女子们织布。
同时还传播中原文化,让匈奴人加深对汉朝的了解。
王昭君的智慧和才华感染了很多人,在匈奴渐渐的获得了尊重和支持。
在复株累对王昭君呵护的十个年头里,王昭君为复株累生下两个女儿。
复株累死后,王昭君自此寡居,便不久后也去世。
由于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汉族和睦相处有五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王昭君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自由,成全了国家的和平。
王昭君用自己的智慧走出深宫,从一个普通女子走向自己传奇的一生。(本章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派小说网【l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